霉菌性阴道炎需综合治疗,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药物治疗有局部用药(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制霉菌素制剂)和全身用药(如氟康唑);复发性者需强化和巩固治疗;特殊人群如孕期、儿童、糖尿病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需规范治疗并综合管理各种影响因素以达治愈目的。
一、一般治疗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女性应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保持外阴的清洁环境,减少霉菌滋生的可能。例如,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青春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更要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孕期女性由于身体的特殊生理变化,也需保持外阴清洁,但要选择温和的清洁方式。生活方式上,应穿着棉质、宽松的内裤,勤换内裤,内裤洗净后最好在阳光下晾晒,利用紫外线杀菌。
2.避免搔抓
搔抓会导致外阴皮肤破损,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病情。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搔抓都会使局部炎症反应加重,不利于霉菌性阴道炎的治愈。例如,儿童患者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家长要注意防止其搔抓外阴;成年女性也要尽量避免搔抓行为。
二、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克霉唑制剂:克霉唑是一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可通过局部应用发挥作用。它能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例如,对于轻中度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可选用克霉唑栓,每晚1粒,塞入阴道深处,连用7日;或每日1粒,连用3日。
咪康唑制剂:咪康唑也有多种制剂形式,如咪康唑栓,每晚1粒(200mg),连用7日;或每晚1粒(400mg),连用3日;还可使用咪康唑软胶囊,单次使用1200mg即可。咪康唑通过干扰霉菌细胞膜的合成来发挥抗真菌作用。
制霉菌素制剂:制霉菌素栓也是局部用药的一种选择,每晚10万-20万单位,塞入阴道深处,连用10-14日。它对霉菌有抑制作用。
2.全身用药
对于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未婚女性及不宜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全身用药。例如氟康唑,单次口服150mg。氟康唑通过抑制霉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阻碍真菌细胞膜主要固醇类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但全身用药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有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三、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1.强化治疗
首先采用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物强化治疗,如延长局部用药时间,克霉唑栓每晚500mg,连用6日;氟康唑150mg,每周1次,连用4次。
2.巩固治疗
在强化治疗后进行巩固治疗,可选用氟康唑150mg,每周1次,共6个月;也可选用局部克霉唑栓每晚100-200mg,每周2-3次,共6个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如是否有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等情况,因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霉菌性阴道炎复发。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孕期女性
孕期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尽量避免全身用药。因为孕期全身用药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可选用克霉唑栓、硝酸咪康唑栓等局部抗真菌药物,用药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要告知患者保持外阴清洁的重要性,以及按医嘱规范用药的必要性。
2.儿童患者
儿童霉菌性阴道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或接触被霉菌污染的物品有关。治疗时多采用局部外用弱效的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软膏局部涂抹外阴,但要注意避免药物进入阴道深处。同时要教育家长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换内裤,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并发霉菌性阴道炎。这类患者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后,霉菌性阴道炎也更容易治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时可选用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同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调整降糖方案。
总之,霉菌性阴道炎的治愈需要综合考虑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特殊人群的不同情况,通过规范的治疗和对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管理来达到治愈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