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不止需从多方面处理,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用口服补液盐,依年龄补充相应量;调整饮食,母乳喂养妈妈清淡饮食,人工喂养换低乳糖配方奶,已加辅食宝宝停新辅食、吃易消化食物;观察病情,留意大便、精神状态和体温;家庭护理要做好臀部护理和腹部保暖;出现重度脱水表现、持续高热、大便带血、频繁呕吐等情况要立即就医,家长要冷静按方法处理观察,情况异常及时就医保宝宝健康。
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宝宝腹泻不止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这是需要首先关注的重点。可以给宝宝口服补液盐,预防和纠正脱水。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每次腹泻后可补充50-100毫升;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适当增加补液量。因为腹泻会使宝宝体内的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大量丢失,而口服补液盐能模拟人体体液的成分,帮助宝宝补充丢失的成分,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调整饮食
1.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妈妈的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因为妈妈的饮食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母乳喂养有助于宝宝从母乳中获取营养,同时母乳中的一些成分还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
2.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暂时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的配方奶,因为腹泻时宝宝的肠道消化乳糖的能力可能会下降,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能减轻宝宝肠道的消化负担。一般来说,更换为低乳糖配方奶后,观察1-2天,如果腹泻情况有所改善,再逐渐过渡回原来的配方奶。
3.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暂时停止添加新的辅食,已经添加的辅食要适当调整,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不易消化,可能会加重腹泻。
三、观察病情
1.观察大便情况:密切观察宝宝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等。如果大便次数频繁,呈水样便,或者出现血便、黏液便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正常的大便应该是成形的、颜色为黄色或金黄色。如果大便性状改变,可能提示肠道有更严重的问题。
2.观察宝宝精神状态:注意宝宝的精神是否萎靡、有无哭闹不安、是否有嗜睡等情况。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差,可能意味着脱水或病情较重,需要及时处理。因为宝宝腹泻后身体不适,如果精神状态不好,说明身体的代偿能力可能已经受到影响。
3.观察体温:关注宝宝是否有发热情况。如果宝宝出现发热,可能是肠道感染引起的,需要根据体温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体温低于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如果体温高于38.5℃,但由于宝宝年龄小,一般不首先使用药物降温,而是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退热等处理。
四、家庭护理
1.臀部护理:每次宝宝腹泻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防止红臀的发生。可以在清洗后涂抹一些护臀膏,起到保护臀部皮肤的作用。因为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腹泻时大便对臀部皮肤的刺激较大,容易引起红臀,进而可能导致皮肤感染等问题。
2.腹部保暖:注意给宝宝的腹部保暖,可以使用肚兜等物品,避免腹部着凉。腹部着凉可能会加重肠道的蠕动,导致腹泻加重。宝宝的腹部保暖有助于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减少因寒冷刺激引起的腹泻加重情况。
五、及时就医的情况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带宝宝就医:
1.重度脱水表现:如宝宝精神极度萎靡、皮肤弹性差、眼窝明显凹陷、尿量极少或无尿等。重度脱水会严重影响宝宝的生命健康,需要及时进行静脉补液等治疗。
2.持续高热:体温持续在38.5℃以上,经过物理降温等处理后体温仍不能下降,且伴有精神差等情况。
3.大便带血:大便中出现明显的鲜血或暗红色血便等情况,提示可能存在肠道的严重病变,如肠套叠、肠炎伴有肠道出血等,需要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4.频繁呕吐:呕吐剧烈,无法口服补液盐等,导致无法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液体等。
对于宝宝腹泻不止的情况,家长要保持冷静,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处理和观察,如果情况没有改善或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寻求医疗帮助,确保宝宝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