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肾阳虚常用鹿茸、肉苁蓉、巴戟天等中药,肾阴虚常用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中药;还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作息规律、适度运动、饮食调理,以及中医外治法如艾灸、推拿按摩等来解决肾虚问题,不过肾虚的判断和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出现明显肾虚症状应及时就医规范诊治。
一、肾虚常用中药及适用情况
(一)肾阳虚常用中药
1.鹿茸:有壮肾阳、益精血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鹿茸含有多种氨基酸等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畏寒肢冷、阳痿早泄、宫冷不孕等情况,但对于阴虚阳亢者忌用,老年人若有肾阳不足表现且无明显阴虚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2.肉苁蓉:能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其含有苯乙醇苷等成分,有调节免疫系统、促进通便等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老年人常存在不同程度肾虚,若有肾阳不足兼肠燥便秘时可考虑使用,但胃弱便溏、相火偏旺者不宜。
3.巴戟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含蒽醌类、黄酮类等成分,能改善肾功能等。适用于肾阳不足、风寒湿痹等,对于男性肾阳不足导致的性功能减退等有一定帮助,女性肾阳不足出现腰膝冷痛等也可应用,阴虚火旺者忌用。
(二)肾阴虚常用中药
1.熟地黄: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之功。含梓醇等成分,能调节免疫系统、改善血液系统等。适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等,对于中老年人肾阴亏虚较为常见,可起到滋阴作用,但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者慎用。
2.山茱萸:能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含有山茱萸苷等成分,有调节免疫、抗应激等作用。适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对于老年人肝肾阴虚出现的相关症状有一定调理作用,命门火炽、素有湿热者不宜。
3.枸杞子: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含枸杞多糖等成分,能增强免疫、抗氧化等。适用于肝肾阴虚、目昏不明等,各年龄段肾阴虚者均可适当食用,如老年人肝肾阴虚可日常泡水饮用,但外有表邪、内有实热及脾虚便溏者慎服。
二、解决肾虚的其他办法
(一)生活方式调整
1.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成年人一般需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熬夜会耗伤肾阴肾阳,长期熬夜者易出现肾虚相关症状,应尽量避免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
2.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太极拳等。慢跑可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肾脏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太极拳能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适合各年龄段肾虚者练习,可早晚各一次。但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本身肾虚较严重者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增加。
3.饮食调理:肾阳虚者可适当多吃一些温热性食物,如羊肉、韭菜等。羊肉性温,有补肾壮阳作用,可做成羊肉汤等食用;韭菜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的功效,可炒食或包饺子等。肾阴虚者可多吃滋阴食物,如黑芝麻、桑葚等。黑芝麻能补肝肾、益精血,可煮粥食用;桑葚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之效,可直接食用或制成果酱等。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进而影响肾脏功能。
(二)中医外治法
1.艾灸:可选取肾俞、关元、命门等穴位。肾俞是肾脏的背俞穴,艾灸肾俞能补肾壮阳;关元是强壮要穴,有培补元气、补肾壮阳的作用;命门可温补肾阳。艾灸时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微红温热为度,每周可进行2-3次。但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艾灸,皮肤感觉迟钝者艾灸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2.推拿按摩:按揉腰部肾区,双手掌摩擦至热后,放在腰部肾区,上下按摩至有热感为止,每次10-15分钟,可起到一定的补肾作用。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操作,但老年人骨质较疏松,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进行腰部肾区推拿按摩,如有需要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肾虚的判断和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若出现明显肾虚相关症状,如严重的阳痿早泄、长期腰膝酸软不适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避免自行盲目用药或采用不恰当的方法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