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局部有肿块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质地硬活动度差、肿瘤生长侵犯或压迫周围组织神经等致疼痛、体表或空腔脏器恶性肿瘤生长过快血供不足致溃疡等表现,全身有因是消耗性疾病致消瘦乏力、肿瘤组织坏死吸收或并发感染致发热、长期慢性失血或骨髓造血受抑制致贫血等表现;良性肿瘤局部肿块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质地相对均匀活动度较好、生长在重要器官周围致压迫周围组织器官相应症状,全身通常很少引起全身症状但某些特殊部位良性肿瘤可致激素分泌异常相关症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人群肿瘤症状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儿童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表现不同。
一、恶性肿瘤的症状
(一)局部症状
1.肿块:身体浅表或深部可触及肿块,恶性肿瘤的肿块通常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质地较硬,活动度差。例如乳腺癌可在乳房触及无痛性肿块,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这是因为肿瘤细胞无限增殖形成团块,且侵袭周围组织导致边界不清等表现,不同部位的肿瘤肿块表现有差异,如肺癌可能在肺部通过影像学发现肿块。
2.疼痛:肿瘤生长侵犯或压迫周围组织、神经等可引起疼痛。例如骨转移癌会引起骨痛,肝癌生长迅速使肝包膜紧张可导致右上腹隐痛、胀痛等。恶性肿瘤疼痛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肿瘤释放致痛物质、压迫神经等多种因素有关,且疼痛程度可能逐渐加重。
3.溃疡:体表或空腔脏器的恶性肿瘤生长过快,血供不足时可发生溃疡。如皮肤癌可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胃癌可在胃内形成溃疡,伴有出血、感染等时会有相应症状,如黑便等。肿瘤组织坏死、感染等因素导致溃疡形成。
(二)全身症状
1.消瘦、乏力:恶性肿瘤是消耗性疾病,肿瘤细胞增殖消耗大量营养物质,患者进食减少等原因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同时肿瘤代谢产物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导致乏力。例如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多有明显消瘦、极度乏力,生活难以自理。
2.发热:肿瘤组织坏死吸收或并发感染可引起发热。多为低热,少数可为高热。如肝癌患者可因肿瘤坏死吸收出现低热,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时可出现高热。肿瘤坏死产生的物质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发热,感染则是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发生。
3.贫血:肿瘤长期慢性失血、骨髓造血受抑制等可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例如胃肠道肿瘤若有慢性出血,长期可引起缺铁性贫血等不同类型贫血,肿瘤影响造血微环境等也会导致贫血。
二、良性肿瘤的症状
(一)局部症状
1.肿块:良性肿瘤的肿块一般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质地相对均匀,活动度较好。例如皮下脂肪瘤,表现为皮下可推动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质地柔软。这是因为良性肿瘤生长相对局限,有完整或不完整包膜,所以边界清、活动度好等。不同部位良性肿瘤肿块表现不同,如肝血管瘤在肝脏影像学检查中可见边界清晰的占位。
2.压迫症状:当良性肿瘤生长在重要器官周围时可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症状。例如颅内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若压迫脑组织可引起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纵隔的良性肿瘤压迫气管可导致呼吸困难等。良性肿瘤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压迫周围结构,影响其正常功能而出现相应症状。
(二)全身症状
良性肿瘤通常很少引起全身症状,一般情况良好。因为良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生长缓慢,很少发生转移等情况,对机体代谢等影响较小,所以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像恶性肿瘤那样明显的消瘦、发热、贫血等全身表现。但某些特殊部位的良性肿瘤,如内分泌器官的良性肿瘤可能会引起激素分泌异常相关症状,例如垂体腺瘤可分泌过多生长激素导致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等,但这相对少见。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肿瘤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肿瘤的反应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症状可能更隐匿;女性乳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表现有一定特点;长期吸烟人群肺癌风险高,症状可能更早出现与吸烟相关的表现;有家族肿瘤病史的人群,对肿瘤的警惕性应更高,定期检查更重要。特殊人群如儿童,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表现也有不同,儿童良性肿瘤相对少见,但也需关注,而儿童恶性肿瘤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需更细致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