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膜炎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机体自身因素及环境因素有关。病原体感染包括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B族链球菌)、病毒(如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其他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机体自身因素有年龄(新生儿、儿童、老年人因自身特点易感染)、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头颅外伤、神经外科手术增加感染风险);环境因素包括居住环境拥挤(易致病原体传播)和气候因素(影响病原体传播及人体免疫功能)。
一、病原体感染
(一)细菌感染
1.肺炎链球菌:是儿童和成人急性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然后经血行播散至脑膜。例如,在儿童中,肺炎链球菌感染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相关,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容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膜引发炎症。
2.脑膜炎奈瑟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急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因。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如学校、军营等,容易发生传播,细菌进入人体后到达脑膜导致炎症反应。
3.B族链球菌:多见于新生儿,新生儿可能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母亲生殖道内的B族链球菌而感染,进而引发脑膜炎。
(二)病毒感染
1.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肠道病毒感染后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膜炎症。儿童由于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更容易受到肠道病毒的侵袭,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都可引起此类脑膜炎。
2.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可引起成人和儿童的脑膜炎,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呼吸道传播,然后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在体内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复发引起脑膜炎。
(三)其他病原体感染
1.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性脑膜炎是较为严重的类型。结核杆菌通常先在肺部引起感染,然后通过血行播散到脑膜,特别是对于有结核病史或接触结核患者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结核性脑膜炎。
2.真菌:如新型隐球菌,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例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新型隐球菌可存在于土壤、鸽粪等环境中,通过呼吸道吸入后,经血行播散至脑膜引发感染。
二、机体自身因素
(一)年龄因素
1.新生儿: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也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例如,前面提到的B族链球菌感染,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母亲生殖道内的细菌后,由于自身防御能力弱,容易引发脑膜炎。
2.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仍在发育中,对于一些常见病原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如肺炎链球菌、肠道病毒等感染相对多见。而且儿童的呼吸道等部位容易发生感染,为病原体进入脑膜提供了途径。
3.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下降,血-脑屏障功能也有所减退,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等感染的风险增加。
(二)基础疾病因素
1.免疫功能低下:患有艾滋病、白血病等疾病的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CD4+T淋巴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容易感染新型隐球菌等真菌,进而引发脑膜炎。
2.头颅外伤:头颅外伤后,脑膜完整性受到破坏,病原体容易侵入脑膜引发炎症。例如头部受到撞击后,颅骨骨折等情况可能使外界病原体进入脑膜,导致急性脑膜炎的发生。
3.神经外科手术:进行过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脑膜暴露,增加了病原体感染脑膜的机会,术后如果护理不当等,容易引发脑膜炎。
三、环境因素
(一)居住环境拥挤
在居住环境拥挤的地方,空气不流通,病原体容易传播。例如在一些人口密集的贫民窟等地区,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病原体更容易通过飞沫等途径传播,增加了急性脑膜炎的发生风险。
(二)气候因素
某些气候条件可能影响病原体的传播和人体的免疫功能。例如在寒冷季节,人们室内活动增多,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增加,容易导致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等引起的脑膜炎发生概率上升;而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真菌等病原体更容易滋生传播,如新型隐球菌在潮湿环境中更容易存活和传播,增加了真菌性脑膜炎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