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甲减有一定遗传易感性,但并非绝对遗传给宝宝。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相关甲减具遗传易感性,孕期甲减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如神经系统和智力等,但孕期及时规范筛查、诊断与治疗可降低不良影响,孕前有家族史女性应筛查,孕期常规筛查,确诊后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并监测指标及宝宝发育情况以保障宝宝健康。
一、孕期甲减的遗传相关机制
孕期甲减分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相关甲减(如桥本甲状腺炎导致的甲减)等情况,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具有一定遗传易感性。如果孕妇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相关的甲减,其体内存在相关的自身抗体,如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这些自身抗体可能通过遗传因素在家族中传递,使得宝宝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一定会发生甲减。研究表明,在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中,后代发生甲状腺疾病包括甲减的风险相对增加,但不是绝对会发病。
二、孕期甲减对宝宝的影响及与遗传的关系
1.对宝宝生长发育的影响
孕期甲减会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和智力发育。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脑发育至关重要,孕期母体甲减导致甲状腺激素供应不足,可能会影响宝宝出生后的智力水平、运动能力等。例如,有研究发现,孕妇在孕期甲减未得到良好控制时,宝宝出生后智力发育指数可能低于正常孕妇所生宝宝。但这种影响并非完全由遗传决定,孕期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甲减可以显著降低这种不良影响。
对于宝宝的生长方面,孕期甲减也可能影响宝宝的生长速度等。如果孕期甲减未控制,宝宝在胎儿期生长可能受到一定阻碍,出生后体重等生长指标可能低于正常水平。不过,通过孕妇在孕期积极治疗甲减,补充甲状腺激素,能够改善这种情况,说明虽然遗传有一定易感性,但孕期的干预治疗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2.遗传易感性的具体体现
从基因角度看,某些与甲状腺功能相关的基因位点可能在家族中传递。如果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病史,那么后代携带相关易感基因的概率增加。例如,TPOAb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在家族中遗传,使得宝宝在面临一些环境因素(如碘摄入异常等)时,更容易发生甲减。但这只是增加了发病的风险,不是必然发病。比如,同样有家族甲减遗传易感性的宝宝,在孕期如果孕妇能保证充足的甲状腺激素供应(通过规范治疗甲减),宝宝出生后甲状腺功能也可能是正常的。
三、孕期甲减的预防及对宝宝的保护措施
1.孕前及孕期的筛查
对于有家族甲状腺疾病史的女性,孕前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甲状腺激素(TSH、FT4等)、TPOAb、TgAb等检查。如果发现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倾向,应在孕前进行干预,将甲状腺功能调整到合适状态后再怀孕。例如,对于TPOAb阳性的女性,孕前TSH应控制在2.5mIU/L以下,以降低孕期甲减发生的风险,从而减少对宝宝的不良影响。
孕期应常规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一般在妊娠早期(妊娠8-10周)进行第一次筛查,之后根据情况可能需要多次筛查。对于有甲状腺疾病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史、既往有甲状腺手术史等,更要加强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孕期甲减并进行治疗。
2.孕期甲减的治疗
一旦确诊孕期甲减,应及时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治疗目标是将孕妇的TSH控制在2.5mIU/L以下(对于TPOAb阳性的孕妇,可能需要将TSH控制得更低,如小于2.5mIU/L),同时保证FT4在正常范围的上限或略高于正常范围。通过规范治疗,能有效保证胎儿获得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供应,减少对宝宝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的不良影响。而且,即使宝宝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通过孕妇合理的治疗,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甲减对宝宝造成的损害。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孕妇的甲状腺功能指标,根据指标调整药物剂量。同时,关注宝宝的发育情况,通过超声等检查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如胎儿的头围、双顶径等,以及通过胎心监测等了解宝宝在宫内的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孕期甲减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不是绝对会遗传给宝宝。通过孕前及孕期的规范筛查、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孕期甲减对宝宝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的不良影响,保障宝宝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