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肿瘤诊断涉及影像学、病理学、血液学及骨髓穿刺等检查。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初步筛查浅表淋巴结,CT助于评估深部病变范围,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病理学检查的淋巴结活检分切取和穿刺,是明确病理类型金标准;血液学检查的血常规可观察血细胞指标,生化检查涉肝肾功能等;骨髓穿刺检查在怀疑累及骨髓时进行,助明确骨髓是否受浸润及分期治疗。
一、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适用情况:可用于初步筛查浅表淋巴结的病变,能观察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例如,对于颈部、腋窝等部位的浅表淋巴结,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其结构,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肿大的淋巴结以及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不同年龄人群的淋巴结超声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的淋巴结在生理状态下可能相对较大,但超声检查可以通过测量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及纵横比等指标来综合判断。
意义:超声检查简便、无创,可作为淋巴肿瘤诊断的初步筛选手段,能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方向。
2.CT检查
适用情况:对于纵隔、腹腔等深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判断淋巴结是否有融合、侵犯周围组织等情况。在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如长期吸烟的人群可能合并肺部病变影响CT对纵隔淋巴结的观察,需要结合临床综合判断。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进行CT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但在诊断淋巴肿瘤时,CT能提供更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
意义:有助于评估淋巴肿瘤的病变范围,对于临床分期等有重要指导意义。
3.MRI检查
适用情况: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淋巴肿瘤侵犯等方面有优势。例如,当怀疑淋巴肿瘤累及脑部时,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脑部的病变情况。不同年龄人群中,婴幼儿进行MRI检查时需要适当镇静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其图像表现也需要结合年龄相关的正常解剖生理特点来分析。
意义:为淋巴肿瘤的精准诊断和分期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尤其在一些特殊部位病变的诊断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病理学检查
1.淋巴结活检
切取活检
适用情况:适用于表浅肿大且能完整切取的淋巴结。例如,体表可触及的较大淋巴结,通过手术切取部分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在切取活检时需要注意手术操作的规范,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意义:通过显微镜观察淋巴结的细胞形态、结构等,是明确淋巴肿瘤病理类型的金标准。可以确定肿瘤是霍奇金淋巴瘤还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大类,以及具体的亚型等。
穿刺活检
适用情况:对于深部淋巴结或不易切取的淋巴结,可采用穿刺活检。如通过细针穿刺获取淋巴结的细胞成分进行检查。在儿童患者中,穿刺活检相对创伤较小,但需要准确把握穿刺部位和深度,避免影响周围组织。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的人群,其淋巴结穿刺活检结果可能需要结合职业暴露史等综合分析。
意义:同样可以获取病理诊断依据,但有时可能因为穿刺组织量有限,需要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血液学检查
1.血常规
指标及意义:可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部分淋巴肿瘤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异常,如淋巴细胞增多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的血常规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血常规指标与成人有差异,需要依据儿童的正常范围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例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属于淋巴肿瘤的一种,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明显升高。
2.生化检查
指标及意义:包括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等指标。乳酸脱氢酶升高可能与淋巴肿瘤的增殖活跃等有关。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肝肾功能的正常范围不同,对于老年患者,需要关注其基础肝肾功能情况,因为淋巴肿瘤的治疗可能会对肝肾功能产生影响,所以生化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和治疗耐受性。
四、骨髓穿刺检查
1.适用情况
当怀疑淋巴肿瘤累及骨髓时,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例如,在一些淋巴瘤患者中,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骨髓侵犯,此时骨髓穿刺可以发现异常的淋巴瘤细胞。不同年龄人群中,骨髓穿刺的操作和结果判断需要考虑年龄因素,儿童的骨髓造血特点与成人不同,骨髓穿刺获取的标本需要结合儿童的正常骨髓象来分析。
2.意义
通过骨髓穿刺可以明确骨髓是否被淋巴肿瘤细胞浸润,对于淋巴肿瘤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