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即异位妊娠,其症状有停经、腹痛(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流产或破裂时为撕裂样痛伴恶心呕吐)、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点滴状);体征检查腹部有压痛、反跳痛(患侧显著,腹肌紧张轻,出血多有移动性浊音,可触及包块),盆腔检查子宫稍软,阴道后穹窿饱满触痛,宫颈举痛或摇摆痛,子宫有漂浮感,可触及包块;辅助检查包括hCG测定(水平低、翻倍不良)、超声检查(宫腔无妊娠囊,宫旁有异常低回声区等)、腹腔镜检查(金标准,可手术)、阴道后穹窿穿刺(抽暗红色不凝血提示腹腔内出血,阴性不能完全排除);不同人群中育龄女性、儿童及青少年、有特殊病史人群各有特点,判断宫外孕需综合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疑有应及时就医评估诊断。
一、症状表现
宫外孕即异位妊娠,常见症状有停经,多数患者有6-8周的停经史,但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停经史,将异位妊娠的不规则阴道流血误认为月经;腹痛是宫外孕的主要症状,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患者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还可能出现阴道流血,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
二、体征检查
腹部检查: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尤以患侧为著,但腹肌紧张轻微。出血较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有些患者下腹部可触及包块,若包块形成时间较长,包裹范围较广,包块质地变硬,边界不清。
盆腔检查: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者,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稍大略软。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阴道后穹窿饱满,有触痛。将宫颈轻轻上抬或向左右摆动时引起剧烈疼痛,称为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体征之一。内出血多时,检查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或其后方可触及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触痛明显的包块。
三、辅助检查
hCG测定:血hCG测定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异位妊娠时,患者体内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低,而且翻倍不良。正常宫内妊娠时,受精卵着床后不久,即排卵后6日,受精卵滋养层形成时开始分泌hCG,约1日以后能测到外周血hCG,以后每1.7-2日上升1倍,在排卵后14日约达100U/L,妊娠8-10周达峰值(50000-100000U/L),以后迅速下降。而异位妊娠时,血hCG水平升高较缓慢,且倍增时间延长。
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较腹部超声检查准确性高。异位妊娠的超声图像特点为:宫腔内未见妊娠囊,若宫旁探及异常低回声区,且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可确诊异位妊娠;若宫旁探及混合性回声区,子宫直肠陷凹有游离暗区,虽未见胚芽及心管搏动,也应高度怀疑异位妊娠。
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金标准,同时可以在确诊的情况下行镜下手术治疗。但腹腔镜检查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出血、感染等。适用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鉴别及输卵管妊娠尚未破裂或流产的早期诊断。
阴道后穹窿穿刺: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适用于疑有腹腔内出血的患者。腹腔内出血时,血液易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即使出血量不多,也能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血液。抽出暗红色不凝血,说明有腹腔内出血。但如果穿刺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输卵管妊娠存在的可能,如内出血量少、血肿位置较高或直肠子宫陷凹有粘连等,可能抽不出血液。
四、不同人群特点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出现上述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异常时需高度警惕宫外孕。有过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史、放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辅助生殖技术等情况的育龄女性属于宫外孕的高危人群,更应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
儿童及青少年:宫外孕在儿童及青少年中极为罕见,但如果有相关症状也不能忽视,需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例如,青少年如果有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等情况,也要考虑到宫外孕的可能性,因为虽然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检查诊断。
有特殊病史人群:有盆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等人群,宫外孕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对于这类人群,在出现停经、腹痛等症状时,要更早地进行相关检查,如hCG测定、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宫外孕并进行处理。
总之,判断宫外孕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表现、体征检查以及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如果怀疑有宫外孕,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