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需从多方面入手,生活习惯上要保持外阴清洁,大小便后从前向后擦拭,勤换棉质内裤,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少用公共设施;饮食上应均衡饮食,避免高糖、辛辣刺激性食物,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糖;治疗时需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特殊人群用药要谨慎;情绪与运动方面,要保持心情舒畅、适度运动;此外,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免疫力低下人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反复发作时排查潜在疾病。
一、生活习惯
1.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以免破坏阴道的自然防御机制。建议使用流动的水清洗,避免使用盆洗,防止交叉感染。大小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勤换内裤,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以减少外阴局部的温度和湿度,不利于霉菌的生长。换下的内裤要单独清洗,避免与其他衣物混洗,洗后最好在阳光下晾晒。
2.性生活: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以免交叉感染或影响治疗效果。如果性伴侣也有感染症状,应同时进行治疗,治疗期间使用安全套。对于处于孕期的女性,性生活时更要注意卫生,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阴道。
3.生活环境: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勤换床单、被罩。避免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注意室内通风换气。
4.公共卫生:尽量避免使用公共浴池、游泳池、坐式马桶等公共设施,如必须使用,可自带一次性卫生垫或防护用品。在公共场合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个人用品。
二、饮食调节
1.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2.避免高糖食物:过多摄入高糖食物会使血糖升高,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有利于霉菌生长。因此,要减少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的摄入。
3.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加重阴道的瘙痒和不适症状,应避免食用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
4.特殊人群: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更要严格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因为高血糖状态会增加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和治疗难度。
三、治疗方面
1.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使用抗真菌药物,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治疗不彻底导致病情反复。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局部红肿、瘙痒加重、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2.定期复查:治疗期间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一般在治疗结束后一周左右进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如果症状消失但复查结果仍为阳性,需要继续治疗。对于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可能需要延长治疗时间和进行巩固治疗,定期复查更为重要。
3.特殊人群用药:孕妇患霉菌性阴道炎时,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应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哺乳期女性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必要时可暂停哺乳。儿童患霉菌性阴道炎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用药要根据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四、情绪与运动
1.情绪管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影响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和康复。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2.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孕妇和儿童,运动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孕妇可选择适合孕期的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儿童可选择户外活动,如跳绳、踢毽子等。
五、其他注意事项
1.避免滥用抗生素:长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内的菌群平衡,导致霉菌过度生长。因此,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如果因其他疾病需要使用抗生素,应密切观察阴道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2.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对于有免疫系统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要注意预防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