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可由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引起。感染因素包括病毒(如肠道病毒、疱疹病毒、虫媒病毒)、细菌(如化脓性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如新型隐球菌)感染;非感染因素有自身免疫性因素(如自身免疫性脑炎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脑炎)、药物不良反应、中毒(如重金属、有毒物质中毒)、血管性因素等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一、感染因素引起的脑炎
(一)病毒感染
1.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炎较常见的病原体,可通过消化道传播等途径入侵人体,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感染。例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常引发病毒性脑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惊厥、意识障碍等。
2.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是引起散发性致命性脑炎的较常见病原体,可分为1型和2型,1型多引起成人脑炎,2型多与新生儿感染相关。新生儿可能通过产道感染单纯疱疹病毒2型,导致脑炎发生,患儿出生后可能出现发热、抽搐、嗜睡等表现;成人感染1型单纯疱疹病毒后,可出现头痛、发热、精神症状等,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等。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既往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患者,病毒可潜伏在体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重新激活,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炎,多见于成年人,有既往水痘病史的人群需注意在免疫力低下时可能面临的风险。
3.虫媒病毒:如乙脑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夏秋季高发,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感染,感染后患者会有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等表现,病情严重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二)细菌感染
1.化脓性细菌: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儿童由于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等因素,细菌易通过血行传播等途径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化脓性脑炎。例如肺炎链球菌可在儿童呼吸道感染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引发炎症,患者会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侵犯脑膜等部位,引起结核性脑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有结核病史或密切接触结核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增加。患者起病缓慢,可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神经系统表现。
(三)真菌感染
1.新型隐球菌:多通过呼吸道吸入真菌孢子,然后经血行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隐球菌性脑炎,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患者可出现慢性头痛、低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逐渐加重,严重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二、非感染因素引起的脑炎
(一)自身免疫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脑炎: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脑组织中的抗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例如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女性相对多见,患者可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等多种临床表现,病情严重程度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经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但也有部分患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2.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脑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炎样表现,患者除了有原发病的表现,如面部红斑、关节疼痛等,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认知障碍等,这类患者需要同时治疗原发病和脑炎相关症状。
(二)其他非感染性因素
1.药物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作为不良反应,虽然相对少见,但也需引起重视。例如某些抗癫痫药物、抗生素等,在个别患者中可能导致脑炎样表现,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出现异常应及时评估是否与药物不良反应相关。
2.中毒
重金属中毒:如铅中毒,长期接触铅的人群,铅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儿童由于对铅的毒性更敏感,长期接触含铅的环境等可能引发铅中毒性脑炎,患者可出现头痛、智力减退、运动障碍等表现。
有毒物质中毒:如有机磷农药中毒,严重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炎样改变,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解毒等治疗。
3.血管性因素:脑部血管病变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也可能引发炎症反应,例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继发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这类患者多有基础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发生,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处理脑炎相关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