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的原因多样,包括妊娠相关(正常妊娠使卵巢停止排卵致闭经,异位妊娠因胚胎着床异常等致闭经)、内分泌失调相关(多囊卵巢综合征致月经稀发或闭经,高催乳素血症因催乳素抑制激素分泌致闭经,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致闭经)、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相关(子宫内膜损伤或粘连、卵巢病变可致闭经)及其他因素相关(精神心理、药物、生活方式等因素可通过影响内分泌等致闭经)。
一、妊娠相关原因
(一)正常妊娠
育龄期有性生活史的女性,突然闭经首先应考虑妊娠。怀孕后卵巢停止排卵,子宫内膜不再周期性脱落,从而出现闭经现象,这是一种生理性的闭经情况。通过早早孕试纸检测、血或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以及超声检查等可明确诊断。
(二)异位妊娠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也会导致闭经。异位妊娠时,胚胎发育产生的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子宫内膜,同时胚胎着床部位异常可能引发出血等情况。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宫腔外妊娠囊或胚芽等可确诊,血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低且翻倍不良。
二、内分泌失调相关原因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主要特征是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等。患者体内内分泌紊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导致月经稀发甚至闭经。常伴有多毛、痤疮、肥胖等表现。通过测定性激素六项(如睾酮升高、雌二醇正常或轻度升高、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升高等)以及超声检查卵巢多囊样改变等可诊断。
(二)高催乳素血症
血清催乳素(PRL)异常升高称为高催乳素血症。催乳素可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功能受抑制,出现闭经。常见原因有垂体微腺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通过测定血清PRL水平,若高于正常范围(一般非妊娠状态下>1.14nmol/L),结合垂体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明确病因。
(三)甲状腺功能异常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月经紊乱,出现闭经。患者还可伴有畏寒、乏力、水肿、体重增加等表现。通过测定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甲状腺素降低等)可诊断。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严重时也可能影响月经,导致闭经,同时伴有多汗、心悸、消瘦等症状,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促甲状腺激素降低、甲状腺素升高等)可确诊。
三、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相关原因
(一)子宫内膜损伤或粘连
1.人工流产术后:多次人工流产、刮宫等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宫腔粘连,引起闭经。患者有明确的宫腔操作史,可伴有周期性下腹痛。通过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宫腔粘连的部位、范围等情况。
2.子宫内膜结核:结核杆菌感染子宫内膜,可破坏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粘连、纤维化,引起闭经。患者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通过子宫内膜活检找到结核杆菌或病理检查发现结核病变可诊断。
(二)卵巢病变
1.卵巢早衰:女性40岁前卵巢功能衰竭称为卵巢早衰,主要表现为闭经、潮热盗汗、性欲减退等。血清学检查可见促性腺激素升高(卵泡刺激素>25U/L)、雌激素降低等,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明显降低。
2.卵巢肿瘤:某些卵巢肿瘤可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如分泌雄激素的卵巢肿瘤,可导致雄激素升高,抑制排卵和月经来潮;卵巢颗粒细胞瘤等可分泌雌激素,影响子宫内膜,导致月经紊乱甚至闭经。通过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测定等可辅助诊断。
四、其他因素相关原因
(一)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闭经。例如,一些考生在考试前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甚至闭经的情况。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结合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后可考虑此因素。
(二)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引起闭经,如长期服用避孕药、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避孕药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来达到避孕目的,长期服用可能导致闭经;抗精神病药物等可能影响神经内分泌调节,从而引起月经紊乱。在停用相关药物后,月经可能逐渐恢复,但具体情况因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而异。
(三)生活方式因素
过度节食、运动量过大等生活方式改变可导致体重过低或过高,影响内分泌功能,引起闭经。例如,一些追求身材过度节食的女性,由于营养摄入不足,体内脂肪含量过低,影响雌激素的合成,从而导致闭经。应调整生活方式,恢复正常的体重和营养状态,月经可能逐渐恢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