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可引发闭经,原因多样。下丘脑性闭经与精神应激、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运动性闭经有关;垂体性闭经包括垂体肿瘤、空蝶鞍综合征;卵巢性闭经涉及卵巢早衰(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卵巢功能性肿瘤(分泌雄激素的肿瘤);子宫性闭经有先天性子宫缺陷(苗勒管发育异常)、子宫内膜损伤(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感染);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包含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亢进对月经的影响。
精神应激:突然或长期的精神压抑、紧张、忧虑、环境改变等,可通过下丘脑影响垂体,进而影响卵巢功能导致闭经。例如长期处于高强度压力下的女性,可能出现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紊乱,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引发闭经。青春期女性若因心理创伤等导致精神应激,也易出现这种情况。
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过度节食、运动量过大等导致体重急剧下降,体脂过少会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引起闭经。神经性厌食患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受抑制,常出现严重闭经。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女性,过度追求身材而盲目节食,更易因体重下降引发闭经。
运动性闭经:长期剧烈运动或芭蕾舞、现代舞等训练强度大的运动,可导致机体能量消耗过多,脂肪减少,影响下丘脑功能,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闭经。运动员群体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女性运动员,当运动负荷超过身体承受范围时,易出现运动性闭经。
垂体性闭经
垂体肿瘤:垂体催乳素瘤是常见的垂体肿瘤之一,可分泌过多催乳素,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同时直接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闭经。其他垂体肿瘤如促甲状腺激素瘤等,也可能通过影响激素分泌平衡引起闭经。育龄女性是垂体肿瘤的高发人群之一,垂体肿瘤引起的闭经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空蝶鞍综合征:蝶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流入蝶鞍的垂体窝,使垂体受压,影响其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出现闭经。该病症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但在育龄女性中也有一定发病率,需要通过影像学等检查进行诊断。
卵巢性闭经
卵巢早衰
遗传因素:部分女性存在与卵巢早衰相关的基因缺陷,如X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素可导致卵巢过早衰竭。家族中有卵巢早衰患者的女性,其发生卵巢早衰的风险相对较高。青春期前女性若存在相关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卵巢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进而导致闭经。
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攻击卵巢组织,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疾病常合并卵巢早衰,导致卵巢功能受损,激素分泌异常,引起闭经。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卵巢早衰可发生在不同年龄阶段,需要进行自身抗体等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
卵巢功能性肿瘤
分泌雄激素的肿瘤: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等分泌雄激素的肿瘤,可抑制卵巢功能,使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闭经。这类肿瘤可影响卵巢的正常内分泌和排卵功能,患者可能同时伴有男性化表现,如多毛、痤疮等。育龄女性是卵巢功能性肿瘤的好发人群,需要通过妇科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肿瘤情况。
子宫性闭经
先天性子宫缺陷
苗勒管发育异常:如先天性无子宫、始基子宫等,由于子宫发育不全,无法形成正常的月经血排出通道,导致闭经。这类先天性子宫缺陷在女性出生时就存在,可通过妇科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患者通常从青春期开始就表现为原发性闭经。
子宫内膜损伤
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多次人工流产手术、刮宫等操作可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宫腔粘连,引起闭经。尤其是频繁进行人工流产的女性,发生宫腔粘连的风险较高。例如,一年内多次人工流产的女性,术后发生宫腔粘连导致闭经的概率明显增加。
感染:子宫内膜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可破坏子宫内膜,导致宫腔粘连或内膜纤维化,引起闭经。结核杆菌感染子宫内膜后,会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月经的形成和排出,在结核高发地区或有结核病史的女性中需警惕这种情况。
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闭经。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常伴有代谢率降低、乏力、畏寒等表现,同时出现月经紊乱甚至闭经。尤其是育龄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月经的影响较为常见,需要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来明确诊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也可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导致月经紊乱,严重时可引起闭经。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能出现多汗、心悸、消瘦等症状,同时月经周期可能发生改变,出现闭经情况,同样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相关检查来评估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