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有特征性皮疹表现,通过皮肤活检等诊断,可外用、系统药物、光疗等治疗,难根治但可控制病情;湿疹由内外因素致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皮疹多样、瘙痒剧烈,通过斑贴试验等诊断,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治疗不同,大多可控制症状但易复发。
一、定义与病因
牛皮癣:医学名为银屑病,是一种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表皮细胞过度增殖有关。例如,有研究表明约3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携带相关易感基因的人群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感染、精神紧张等)时更易发病。
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内因如免疫功能异常、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失调、营养障碍等)、遗传因素等;外因如环境温度或湿度变化、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刺激物(如肥皂、洗涤剂等)等。湿疹的发病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皮肤屏障功能破坏在湿疹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婴幼儿由于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相对更易患湿疹。
二、临床表现
牛皮癣
皮疹形态:典型表现为境界清楚、形状大小不一的红斑,周围有炎性红晕,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发亮的薄膜(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这是银屑病较特征性的表现。皮疹可发生于全身各处,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可单侧或对称分布。
病程特点:病程慢性,易复发,有的患者病情可长期迁延不愈,甚至终生不愈。不同类型的银屑病临床表现有所差异,如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还有关节病型银屑病可伴有关节病变,红皮病型银屑病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脱屑等,脓疱型银屑病可出现无菌性脓疱等。
湿疹
皮疹形态: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亚急性期皮损以红肿和渗出减轻、结痂、鳞屑为主;慢性期皮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湿疹的皮疹多对称分布,皮疹形态多样,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肥厚、粗糙等多种表现,瘙痒剧烈是湿疹的突出症状,患者常因搔抓而导致病情加重。好发部位因年龄不同有所差异,婴儿湿疹好发于头面部,儿童湿疹可发生于四肢、躯干等部位,成人湿疹可发生于手、足、小腿、肘窝、腘窝等部位。
三、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牛皮癣
皮肤活检:取病变皮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真皮乳头上方棘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等病理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主要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皮肤组织病理表现等进行诊断,同时需要与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等疾病相鉴别。例如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鳞屑较薄,呈油腻性,无Auspitz征等银屑病特征性表现。
湿疹
斑贴试验:用于检测接触性过敏原,帮助明确湿疹的过敏原,对因治疗有重要意义。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特点、病程等进行诊断。需要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疾病相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局限于接触部位,去除接触物后病情易好转;神经性皮炎常有阵发性剧烈瘙痒,皮损为扁平丘疹融合成苔藓样变,无渗出倾向等。
四、治疗与预后
牛皮癣
治疗: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期等因素综合选择。轻度银屑病可外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等;中重度银屑病可采用系统药物治疗(如甲氨蝶呤、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光疗(如紫外线光疗)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预后:目前银屑病难以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患者的预后有所差异,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长期缓解,而少数患者病情可能较为顽固,反复发作。
湿疹
治疗:治疗原则是寻找可能的诱因,避免接触过敏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急性期无渗出或渗出不多者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渗出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等;慢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等。同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止痒,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对于婴幼儿湿疹,应选择温和、无刺激的药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预后:大多数湿疹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控制,病情缓解,但容易复发。如果能够明确并避免过敏原,注意皮肤护理等,可减少湿疹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对于一些由系统性疾病引起的湿疹,在控制系统性疾病后湿疹也可能得到改善,但如果系统性疾病无法根治,湿疹可能会反复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