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多膨胀性生长、组织学形态分化好且不转移,主要致局部压迫阻塞;恶性肿瘤生长快、多浸润性生长、组织学形态异型性高易转移,会破坏组织器官功能致恶病质威胁生命。
一、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较为缓慢,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体积变化不大。例如某些皮下的脂肪瘤,可能数年才会有较明显的增大。其生长速度主要由自身组织细胞的增殖特性决定,一般不受机体整体代谢等因素的强烈快速影响。对于儿童患者,良性肿瘤生长速度也相对较缓,但也需密切观察,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肿瘤的存在可能会对局部组织器官的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往往较快,短期内可迅速增大。这是因为恶性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并且增殖速度远超正常细胞凋亡速度。例如肺癌患者,肺部的恶性肿瘤可能在几个月内就明显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一系列症状。在老年患者中,恶性肿瘤的快速生长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细胞的异常增殖调控机制紊乱等因素相关,且老年患者对肿瘤生长引起的症状可能感知相对迟钝,但病情进展可能更为隐匿且迅速。
二、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往往像吹气球一样,挤压周围组织,但一般不侵入周围组织。通常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易于被推动。比如子宫平滑肌瘤,它在子宫肌层内生长,有包膜包裹,与子宫正常肌组织分界清楚。对于妊娠期女性,子宫内的良性肿瘤由于妊娠期间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生长,但仍呈膨胀性生长特点,一般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但需要关注对妊娠过程和胎儿的影响。
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像树根长入泥土一样,侵入周围组织、血管、淋巴管等,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通常没有包膜或者包膜不完整。例如乳腺癌,癌细胞会侵犯周围的乳腺组织、筋膜等,还可能侵入淋巴管,发生淋巴转移。在儿童恶性肿瘤中,如神经母细胞瘤,也会出现浸润性生长的特点,由于儿童组织器官较为娇嫩,肿瘤的浸润性生长可能会对多个组织器官造成破坏,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
三、组织学形态
良性肿瘤:细胞形态和结构与正常组织细胞相似,分化程度高。细胞异型性小,细胞核的大小、形态较为一致,一般无病理性核分裂象。比如皮肤的乳头状瘤,肿瘤细胞分化良好,与正常皮肤的鳞状上皮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较为相似,只是呈乳头状增生。对于青春期女性的乳腺纤维瘤,其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与正常乳腺纤维组织细胞形态差异小。
恶性肿瘤:细胞形态和结构呈明显异型性,分化程度低。细胞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大小、形态不一致,染色质增多,核仁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例如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相比,形态差异很大,癌细胞大小不等,核大且深染,可见较多病理性核分裂象。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由于细胞的老化和异常增殖,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可能更为明显,这也导致了肿瘤的恶性程度更高,更难治疗。
四、转移能力
良性肿瘤:一般不转移。它只是在局部膨胀性生长,局限在原发部位,不会跑到身体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肿瘤。例如肝血管瘤,通常不会转移到肺、骨等其他器官。对于婴幼儿的良性肿瘤,由于转移机制尚未完全成熟等因素,转移的可能性极低,但仍需警惕特殊情况。
恶性肿瘤:容易发生转移。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如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等。例如胃癌,可通过淋巴道转移到胃周围及远处的淋巴结,还可通过血道转移到肝、肺等器官,也可发生种植性转移,如种植在腹膜上形成转移结节。对于妊娠期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由于妊娠期间机体的免疫状态和血液循环等变化,恶性肿瘤的转移可能会加快,需要综合考虑妊娠和肿瘤转移的双重影响,制定特殊的治疗方案。
五、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主要是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如果生长在重要器官周围,也可能会引起相应的功能障碍,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比如颅内的良性肿瘤,若生长在非关键功能区,可能只是引起头痛等局部症状;若生长在关键功能区,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视力下降等,但经过手术等治疗后,预后较好。对于儿童良性肿瘤患者,即使是生长在关键部位,通过合理的治疗,也有望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
恶性肿瘤:除了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外,还会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感染等,晚期可出现恶病质,严重威胁生命。例如肺癌晚期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大量咯血、消瘦、乏力等恶病质表现,还可能转移到多个器官,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本身处于衰退状态,恶性肿瘤引起的恶病质等表现可能更为严重,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治疗也更为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