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瘫是单一肢体运动障碍,由大脑半球病变致大脑皮层局部病变引起;偏瘫是一侧上下肢及相关区域运动、感觉等障碍,多因大脑半球单侧病变,常见脑血管疾病等;截瘫是双下肢及躯干下部运动障碍,由脊髓病变所致,三者在定义受累部位、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上均有差异,需通过相应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诊断,再针对病因和康复进行治疗。
一、定义与受累部位
单瘫:指单一肢体的运动障碍,可由大脑半球病变引起,例如大脑中动脉病变导致对侧上肢或下肢的单瘫,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脑部肿瘤等情况,病变主要累及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某一局部区域。
偏瘫:是一侧上下肢同时出现运动障碍,多因大脑半球单侧病变所致,如内囊出血时,患者会出现病灶对侧的偏瘫,还常伴有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三偏综合征),病变部位主要在大脑皮质运动区、内囊等部位,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等。
截瘫:是双下肢及躯干下部的运动障碍,通常由脊髓病变引起,比如胸段脊髓损伤会导致截瘫,病变部位在脊髓胸段及以下,常见病因包括脊髓外伤、脊髓炎、脊髓肿瘤等。
二、病因差异
单瘫病因:大脑皮层局部的病变是单瘫的主要原因,像局限性的脑梗死、脑脓肿、脑肿瘤等侵犯到特定的单一肢体对应的皮层区域时,就可能引发单瘫,不同年龄人群病因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导致单瘫,成年人多因脑血管意外、外伤等。
偏瘫病因:脑血管疾病是偏瘫最常见的病因,如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其重要危险因素,此外,脑外伤、脑肿瘤等也可引起偏瘫,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老年人脑血管疾病引发偏瘫的概率较高,年轻人则可能更多因脑外伤等导致。
截瘫病因:脊髓损伤是截瘫的常见原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外伤可致脊髓外伤,感染性疾病如脊髓炎(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脊髓、脊髓肿瘤等也可引发截瘫,儿童截瘫可能与先天性脊髓发育畸形等有关,成年人则常见于外伤、脊髓炎症等情况。
三、临床表现特点
单瘫临床表现:仅表现为单一肢体的肌肉力量减弱、肌张力异常等,比如上肢单瘫时,患者上肢活动受限,拿东西困难,下肢单瘫时则行走、站立等功能受影响,不同受累肢体表现不同,但局限在单一肢体。
偏瘫临床表现:除了一侧肢体的运动障碍外,还常伴有同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出现口角歪斜等,同时偏身感觉障碍表现为病变对侧身体的感觉减退或消失,偏盲则是视野缺损,如右侧偏瘫时,患者左侧视野出现偏盲,这些症状在一侧肢体及相关区域同时出现。
截瘫临床表现:双下肢运动障碍,表现为行走困难、不能站立等,躯干下部感觉障碍,会阴部及下肢感觉异常,如麻木、感觉减退等,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因为脊髓损伤影响了排便、排尿的神经调控功能,不同节段的脊髓损伤导致截瘫的具体表现程度有所差异,如颈段脊髓损伤截瘫可能还伴有上肢部分功能障碍及呼吸肌受累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单瘫诊断: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确定是单一肢体的运动、感觉等功能异常,结合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查找大脑皮层局部病变的证据,如脑梗死的梗死灶、脑肿瘤的占位等。
偏瘫诊断:神经系统查体发现一侧肢体及面部的运动、感觉障碍,结合头颅影像学检查,明确大脑半球单侧病变的情况,头颅CT可快速发现脑出血等病变,MRI对脑梗死等病变的早期诊断更敏感,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等。
截瘫诊断:神经系统查体确定双下肢及躯干下部的运动、感觉障碍,结合脊髓影像学检查,如脊髓MRI、CT脊髓造影等,明确脊髓病变的部位、性质,如脊髓外伤的骨折、脱位情况,脊髓肿瘤的占位情况等。
五、治疗原则
单瘫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是脑梗死引起,可根据病情进行溶栓、改善脑循环等治疗;若是脑肿瘤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肿瘤等,同时配合康复治疗,如针对单一肢体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不同年龄患者康复治疗的强度和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儿童康复要注重在不影响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进行适度训练。
偏瘫治疗:病因治疗,如脑血管疾病的相应治疗,同时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包括良肢位摆放、肢体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训练等,促进偏瘫侧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老年人偏瘫康复时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结合其身体机能状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年轻人则可适当加大康复训练强度。
截瘫治疗:病因治疗,脊髓外伤需进行骨折复位、固定等,脊髓炎进行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治疗,脊髓肿瘤进行手术切除等,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包括体位变换预防压疮、肢体的被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膀胱和直肠功能训练等,截瘫患者长期卧床易出现并发症,需特别注意护理,儿童截瘫康复要关注其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