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腹痛原因复杂,涉及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异位妊娠等妇科疾病,也有输尿管结石、膀胱炎、急性肠炎、肠梗阻等非妇科疾病可致类似腹痛,育龄女性要关注妊娠及月经相关情况,老年女性需警惕妇科恶性肿瘤及其他系统疾病,儿童女性可能因先天发育异常致腹痛,出现腹痛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治疗。
一、妇科疾病相关原因
(一)盆腔炎性疾病
1.发病情况: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
2.致病机制:主要是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炎症刺激会导致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还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阴道出血等表现。例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可通过性传播,病原体上行感染累及盆腔组织引发炎症。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
1.发病特点: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约为10%-15%。
2.疼痛机制:异位的子宫内膜会随着月经周期出现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盆腔粘连、局部炎症反应等,导致腹痛,多为下腹深部和腰骶部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常在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整个经期,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性交痛、不孕等情况。比如,异位内膜种植在卵巢上,形成卵巢巧克力囊肿,经期囊肿内出血增多,压力增大,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
(三)子宫肌瘤
1.发病情况: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2.腹痛原因:当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增大压迫周围组织也可引起下腹部隐痛、坠胀感等,还可能伴有月经改变,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例如,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压迫子宫内膜,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异常,同时可引起下腹部不适。
(四)异位妊娠
1.发病特点: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多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多见于有性生活的生育期女性。
2.腹痛表现:典型症状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腹痛多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会突然感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比如,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着床发育,随着胚胎增大,输卵管膨胀,引起隐痛,当输卵管破裂时,会引起剧烈腹痛。
二、非妇科疾病但可能导致类似腹痛的情况
(一)泌尿系统疾病
1.输尿管结石:女性也可能发生输尿管结石,当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时,可引起下腹部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可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例如,结石从肾脏移动到输尿管,刺激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导致剧烈腹痛。
2.膀胱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疼痛程度一般较轻,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比如,细菌经尿道上行感染膀胱,引发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腹痛及膀胱刺激征。
(二)肠道疾病
1.急性肠炎:多由饮食不洁等引起,可出现下腹部疼痛,常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例如,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后,肠道受到刺激,发生炎症反应,引起腹痛腹泻。
2.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可出现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伴有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比如,肠道粘连可导致肠梗阻,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肠道蠕动增强引起腹痛。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一)育龄女性
1.性生活与妊娠相关:有性生活的育龄女性出现腹痛时,首先要考虑异位妊娠等与妊娠相关的疾病,应及时进行妊娠试验及超声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同时,要注意个人性生活卫生,减少盆腔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2.月经相关情况:关注月经周期、经量等变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有月经异常伴进行性加重的腹痛,子宫肌瘤患者常表现为月经改变伴下腹隐痛等,需及时就医检查妇科超声等。
(二)老年女性
1.疾病特点:老年女性腹痛可能与妇科恶性肿瘤等相关,如卵巢癌等,常表现为下腹部隐痛或胀痛,逐渐加重,可伴有腹胀、消瘦等全身症状,应重视早期筛查,如定期进行妇科肿瘤标志物检查、盆腔超声等。
2.其他系统疾病:老年女性合并泌尿系统、肠道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要综合考虑全身情况,详细询问病史及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大便常规等,以明确腹痛原因。
(三)儿童女性
1.特殊情况:女童腹痛相对较少与妇科疾病直接相关,但也可能因先天发育异常等导致,如处女膜闭锁等,可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逐渐加重,同时伴有外阴部坠胀感等,需及时就医检查,早期发现并处理。
总之,妇科病腹痛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妇科及非妇科疾病,不同人群有其各自的特点,出现腹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