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压疮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定时翻身与合理体位安置,定时翻身每1-3小时一次,翻身时采用合适体位如侧卧位两腿间放软枕等,坐轮椅者定期变换臀部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与保湿,每天用37-40℃温水清洁皮肤,避免刺激用品,定期涂抹保湿霜;提供营养支持,保证均衡饮食,对营养不良风险高者进行营养补充;定期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如用Braden量表,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针对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患者有相应特殊考虑。
一、体位变换
1.定时翻身:对于长期卧床患者,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病情允许时可缩短至每1-2小时翻身一次。通过定时翻身可以改变身体受压部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例如,研究表明,定期翻身能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因为它能使身体不同部位轮流承受体重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娇嫩且活动能力相对较弱,更应密切观察皮肤情况,根据其体重、病情等因素合理安排翻身间隔时间,确保皮肤受压均匀。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下降,皮肤弹性降低,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同时要保证翻身频率足够,以维持皮肤良好的血液循环状态。
2.体位安置:在翻身时可采用合适的体位,如侧卧位时可在两腿之间放置软枕,使髋关节、膝关节呈屈曲100°左右,这样能减少骨隆突处的受压;对于坐轮椅的患者,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定期变换臀部受压部位,可使用减压坐垫,减压坐垫能通过分散压力来降低压疮发生几率,一般每15-30分钟要进行一次臀部抬离动作,每次持续数秒。
二、皮肤清洁与保湿
1.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每天用温水清洁皮肤,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7-40℃为宜,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等清洁用品。对于儿童患者,应选择温和的儿童专用清洁产品,清洁过程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老年患者皮肤相对干燥,清洁时更要注意力度,清洁后可适当涂抹一些无刺激的润肤露,但要避免涂抹在破损皮肤处。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要及时清理排泄物,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等污染部位,然后擦干,可使用含有护肤成分的湿巾进行清洁,减少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
2.皮肤保湿:定期为患者涂抹保湿霜等护肤品,保持皮肤的水分。例如,对于长期卧床且皮肤容易干燥的患者,使用具有保湿功能的乳液可以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防止皮肤干裂。儿童皮肤角质层薄,更需要注意保湿,可选择适合儿童肤质的保湿产品,保持皮肤柔软湿润。老年患者皮肤保湿尤为重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皮肤的保湿功能下降,适当的保湿能有效预防皮肤干裂,进而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三、营养支持
1.均衡饮食: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是皮肤组织修复的重要物质基础,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例如,患者应多吃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其合理的营养摄入,满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避免挑食、偏食等情况,以促进皮肤健康。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减退,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等,确保营养物质的充分吸收,维持皮肤的良好状态,降低压疮发生可能性。
2.营养补充:对于营养不良风险较高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营养补充。如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肠内营养是较好的选择,要注意营养制剂的合理配置和输注速度等。儿童患者若存在营养问题,更要谨慎选择营养补充方式,遵循儿科营养支持的原则,确保营养补充安全有效,促进皮肤健康,预防压疮。
四、压疮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制定
1.风险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常用的评估工具如Braden量表等。通过评估可以确定患者发生压疮的风险等级。对于高风险患者,要制定更加严格和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对于低风险患者,也要保持日常的预防护理。儿童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要考虑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如皮肤薄嫩、活动能力等因素,准确评估后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老年患者的风险评估要结合其整体健康状况、活动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全面了解其压疮发生风险,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方案。
2.个性化预防措施制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例如,对于Braden量表评分较低的高风险患者,除了常规的翻身、皮肤护理等措施外,可能需要增加更多的减压措施,如使用充气床垫等。同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不断调整预防措施,确保预防工作的有效性。儿童患者的个性化预防要充分考虑其成长发育特点,在保证预防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儿童的不适影响。老年患者的个性化预防要注重其身体的耐受性,措施要温和且有效,以达到最佳的预防压疮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