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会引发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计算力下降)、日常生活能力减退(包括穿衣困难、进食困难、如厕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包括情绪改变、人格改变、幻觉和妄想)、运动功能障碍(包括步态异常、肢体僵硬),这些症状在老年人群中与正常衰老表现不同,且具有病理性、进行性特点,需关注并给予相应照护。
语言障碍:表现为找词困难,说话时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能会用一些不太相关的词语来替代,或者说话内容变得空洞、缺乏逻辑性。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命名不能,即叫不出常见物品的名称。这是由于大脑语言中枢相关区域受损,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功能,在老年人群中,语言功能的变化也可能是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之一,需要与其他导致语言障碍的疾病如脑血管疾病等相鉴别。
计算力下降:早期可能表现为简单的计算错误,如算错账、分不清钱币的数额等。随着病情发展,计算能力逐渐丧失,甚至连简单的加减法都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大脑顶叶等与计算相关的区域受到病变影响,老年人群本身计算能力可能随年龄有所下降,但老年痴呆患者的计算力下降是病理性的、进行性的,与年龄相关的正常计算能力下降不同,正常年龄相关的计算能力下降一般不会影响基本的日常生活计算需求。
日常生活能力减退
穿衣困难:表现为分不清衣物的正反、上下,或者穿衣的步骤变得混乱,如先穿裤子后穿上衣等。这是因为患者的执行功能和精细运动控制能力受损,老年人群本身在精细运动方面可能有所减退,但老年痴呆患者的穿衣困难是由于疾病导致的认知和运动协调功能障碍,与正常衰老引起的穿衣困难不同,正常衰老引起的穿衣困难一般不影响基本的穿衣能力,而老年痴呆患者可能逐渐发展到完全不能独立穿衣。
进食困难:可能出现不会使用餐具、不知道饥饿或饱足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呛咳。这是因为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了对进食行为的控制和协调,老年人群中如果存在吞咽功能等问题也可能导致进食困难,但老年痴呆患者的进食困难更多是由于认知障碍导致对进食相关行为的管理出现问题,需要与其他导致进食困难的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等相区分,对于老年痴呆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进食时的安全,避免呛咳等情况发生。
如厕障碍:表现为不能及时找到厕所、不会使用厕所设施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这是因为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影响了对自身生理需求的感知和控制能力,老年人群中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如厕功能变化,但老年痴呆患者的如厕障碍是病理性的、进行性的,与正常年龄相关的如厕功能变化不同,需要给予老年痴呆患者在如厕方面更多的关注和协助,以维持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精神行为异常
情绪改变: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例如突然无故哭泣或发脾气。这是由于大脑神经递质等功能紊乱,影响了情绪调节中枢的功能,老年人群中本身可能存在情绪方面的变化,但老年痴呆患者的情绪改变更为明显且与疾病进展相关,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等干预措施。
人格改变:原本性格温和的人可能变得暴躁易怒、自私、多疑等。比如以前很节俭的人可能变得挥霍无度,或者怀疑家人偷拿自己的东西等。这是因为大脑病变影响了人格相关的脑区功能,导致人格特征发生异常改变,在老年人群中,人格改变如果是突然出现且进行性加重,需要考虑老年痴呆的可能,对于出现人格改变的老年痴呆患者,家人需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并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照护。
幻觉和妄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如看到不存在的人或事物;或者出现妄想,如坚信自己被人迫害、家里有贵重物品被盗等。这是由于大脑认知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对现实的感知和判断出现错误,在老年人群中,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症状如果是在认知障碍基础上出现,高度提示老年痴呆的可能,对于出现此类精神行为异常的患者,需要加强安全防护,避免患者因幻觉和妄想发生危险行为。
运动功能障碍
步态异常:早期可能表现为走路变慢,步伐变小,转弯困难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慌张步态、平衡能力下降,容易跌倒。这是因为大脑锥体外系等运动相关区域受损,影响了运动的协调和平衡功能,老年人群中步态变化较为常见,但老年痴呆患者的步态异常是病理性的、进行性的,与正常衰老引起的步态变化不同,正常衰老引起的步态变化一般不会导致平衡能力显著下降和容易跌倒的情况,对于老年痴呆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预防跌倒,采取合适的措施如改善居住环境、使用辅助器具等保障其行走安全。
肢体僵硬: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肢体肌肉僵硬,活动不灵活。这是因为大脑运动调控相关区域病变,影响了肌肉的正常张力和运动控制,老年人群中如果出现肢体僵硬且伴有认知障碍等表现,需要考虑老年痴呆的可能,对于肢体僵硬的老年痴呆患者,在照护过程中需要注意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维持肢体的灵活性和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