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神经炎是尺神经受压迫、损伤等引发的炎症性病变,病因有肘部创伤性因素、慢性损伤、全身性疾病等,临床表现有感觉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和电生理检查,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早期诊治预后较好,延误则可能遗留功能障碍,儿童患者也需重视早期治疗。
一、病因
1.肘部创伤性因素
年龄与性别影响: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相对更易因工作等原因导致肘部受伤从而引发尺神经炎。例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频繁进行肘部活动的人群,肘部受到直接撞击、骨折等创伤时,容易损伤尺神经,进而引发炎症。
骨折或脱位:肱骨内上髁骨折、肘关节脱位等情况,可能直接压迫或牵拉尺神经,导致神经损伤,引发炎症。儿童在肘部受伤时,由于骨骼等发育特点,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但相对成年人发生率较低。
2.肘部慢性损伤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伏案工作、肘部长期弯曲劳作等生活方式,会使尺神经在肘部尺神经沟处反复摩擦。比如程序员长时间使用电脑,肘部处于屈曲状态,尺神经受到反复摩擦,容易发生慢性损伤,逐渐引发炎症。
职业因素:某些职业需要长期重复性肘部动作,如乐器演奏者频繁屈伸肘部,这会增加尺神经受损风险,引发尺神经炎。
3.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影响神经的血液供应和代谢。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容易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尺神经也可能受累,引发神经炎。女性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佳时,发生尺神经炎的风险可能相对增加,但具体机制与高血糖导致神经纤维变性、神经内膜微血管病变等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累及关节及周围神经组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系统攻击关节及神经组织,可导致尺神经炎症。在病情活动期,炎症反应更明显,容易出现尺神经炎相关症状。
二、临床表现
1.感觉异常
手部尺侧感觉减退:患者会感到手部尺侧(小指及环指尺侧半)皮肤感觉减退,比如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知不如正常皮肤敏锐。儿童患者如果出现尺神经炎,可能在手部精细动作方面表现异常,如抓握物品不灵活,但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手部活动情况。
麻木感:常出现手部尺侧麻木,病情较轻时可能仅在特定姿势下出现,随着病情进展,麻木感可能持续存在,夜间休息时也可能加重。
2.运动功能障碍
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尺神经支配小鱼际肌、骨间肌等,当尺神经炎导致神经功能受损时,这些肌肉会逐渐萎缩。患者可发现手部小鱼际处变得扁平,手指精细动作受限,如不能正常夹取小物件。儿童患者若发生尺神经炎,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手部正常发育,需及时干预。
爪形手畸形:晚期患者可出现典型的爪形手畸形,表现为环指和小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这是因为尺神经支配的肌肉功能障碍,导致手部肌肉力量失衡引起的。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感觉检查:通过轻触觉、痛觉等检查,明确手部尺侧感觉减退的区域和程度。医生会用棉签轻触患者手部尺侧皮肤,询问患者感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可能需要采用更温和的方式,并结合家长的描述来判断感觉异常情况。
运动功能检查:观察手部肌肉有无萎缩,检查手指的屈伸、夹指等动作的力量和协调性。例如让患者进行夹纸试验,即使用一张纸夹在手指间,检查其夹纸力量,以评估骨间肌等的功能。
2.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来判断神经受损情况。尺神经炎患者的肌电图可显示尺神经所支配肌肉的异常电活动,如出现纤颤电位、正锐波等,有助于明确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儿童进行肌电图检查时,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安抚下配合完成,检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儿童造成过度惊吓和不适。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测定尺神经的传导速度,若传导速度减慢,提示尺神经存在传导障碍,有助于诊断尺神经炎。
四、治疗与预后
1.非手术治疗
去除诱因:对于因肘部创伤、慢性损伤等引起的尺神经炎,首先要去除诱因。如调整工作和生活方式,避免肘部过度劳累、创伤等。对于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减轻高血糖对神经的损害。
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理疗等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尺神经的炎症和压迫。例如使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肘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数次。儿童进行物理治疗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等情况发生。
2.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影响手部功能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如肘部有明显骨折块压迫尺神经等情况,需要通过手术解除压迫。手术方式包括尺神经减压术等。
预后情况: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如果能及时去除病因并进行合适的治疗,感觉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可能会得到改善。但如果病情延误,神经损伤严重,可能会遗留一定的手部功能障碍。儿童患者由于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病情耽误,也可能影响手部正常发育和功能,所以对于儿童尺神经炎更要强调早期发现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