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摄入)、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进行筛查,50岁以上人群开始筛查,高危人群提前,筛查方法有粪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控制相关疾病,炎症性肠病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结肠癌风险
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全谷物、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研究表明,膳食纤维能增加粪便体积,稀释肠道内致癌物质,加快粪便通过肠道的速度,减少肠道黏膜与致癌物质的接触时间。例如,每天保证摄入25-35克膳食纤维,像燕麦、菠菜、苹果等都是良好的膳食纤维来源。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通过逐渐添加富含纤维的辅食来培养习惯,成年人则应注意均衡饮食搭配;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也需保证合理的膳食纤维摄入以维持肠道正常功能,而有肠道基础病史的人群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膳食纤维的摄入种类和量,避免因膳食纤维摄入不当加重肠道负担。
减少红肉和加工肉摄入: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和加工肉(如香肠、火腿等)中可能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等机构的研究显示,长期大量摄入红肉和加工肉会增加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应控制红肉的摄入量,每周红肉摄入最好不超过500克,尽量避免食用加工肉。不同性别在饮食选择上虽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可能更关注体重管理等因素,可通过选择低脂肪的禽类肉等替代部分红肉;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选择肉类时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做得软烂易消化,同时严格控制加工肉的摄取;有结肠癌家族病史等特殊人群更应严格遵循这一饮食建议来降低患病风险。
2.适度运动
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的停留时间。对于不同年龄层,儿童可以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来保证运动,比如每天至少1-2小时的户外玩耍;成年人可根据工作性质安排运动时间,例如利用午休时间快走等;老年人则可以选择散步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坚持5次左右,每次30分钟以上。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在运动选择上可根据自身喜好,但都应遵循适度运动的原则;有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在运动前需咨询医生,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以避免运动不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定期进行筛查
1.适龄人群筛查
一般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开始进行结肠癌的筛查。但对于有结肠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筛查年龄应提前,通常建议从40岁开始。例如,有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患有结肠癌的人群,其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2-3倍,应更早且更频繁地进行筛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筛查时机和方式选择上需遵循相应的医学指南,年轻人虽然整体患病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有相关高危因素也不能忽视筛查;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在筛查过程中要注意检查的耐受性等问题。
2.筛查方法
粪便隐血试验:可以检测粪便中是否有微量出血,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初筛方法。但该方法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对于不同性别,在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时并无特殊差异,但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需注意避开;有肠道炎症等病史的人群在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前要告知医生相关病史,以便医生综合判断试验结果的意义。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肠癌最准确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部情况,还能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一般建议每10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人,进行结肠镜检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并且要密切关注检查过程中的身体反应;有心脏等重要脏器基础疾病的人群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需要评估手术风险等情况。
三、控制相关疾病
1.炎症性肠病的管理
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结肠癌的发病风险会明显增加。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等监测。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炎症,并且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观察肠道黏膜的变化情况。对于不同性别,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和监测并无本质区别,但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需要特别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以及疾病本身对妊娠的影响;有炎症性肠病病史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利于病情的控制和降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
2.糖尿病的控制
糖尿病患者患结肠癌的风险可能升高。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严格控制血糖水平。研究发现,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对于糖尿病合并结肠癌高危因素的人群,更要加强血糖的管理。不同性别在糖尿病的管理上可能因生活方式等略有不同,例如女性可能更关注饮食对血糖的影响以及妊娠相关的糖尿病问题;老年人在控制血糖时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和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