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偏瘫的原因多样,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如动脉粥样硬化、脑栓塞)、出血性脑血管病(如高血压性脑出血)、颅脑外伤(如交通事故、坠落伤)、脑部肿瘤(如原发性脑肿瘤、转移性脑肿瘤)以及感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遗传代谢性疾病(如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苯丙酮尿症)、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药物中毒)等,不同原因通过不同机制引发脑组织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偏瘫等症状。
一、脑血管疾病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
1.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原因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动脉壁上形成粥样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流减少,相应脑组织缺血缺氧发生偏瘫。例如,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约有60%-70%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相关,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皮受损,脂质沉积,进而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引发脑组织梗死,出现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脑栓塞:各种栓子(如心源性栓子、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阻塞血管,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心源性脑栓塞中,心房颤动是常见病因,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积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时,就会导致脑栓塞。据统计,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栓塞的风险比正常人高5-7倍,约15%-20%的脑栓塞是由心房颤动引起,从而导致偏瘫等症状。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
1.高血压性脑出血:长期高血压使脑内小动脉壁发生玻璃样变、纤维素样坏死等病变,当血压剧烈波动时,病变血管破裂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者。高血压性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出血的70%-80%,出血部位多在基底节区等,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脑组织损伤、水肿,引起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例如出血部位若累及内囊,常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的“三偏”综合征。
二、颅脑外伤
1.交通事故:是导致颅脑外伤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交通事故中,头部受到撞击、震荡等,可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如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据统计,因交通事故导致的颅脑外伤中,约有30%-4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受伤程度不同,偏瘫的严重程度也各异,轻者可能是轻度的肢体活动障碍,重者可能是完全性偏瘫。
2.坠落伤:从高处坠落时头部着地,也可造成颅脑外伤,引起脑组织的损伤和颅内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偏瘫。例如坠落时头部撞击到硬物,可导致颅骨骨折、脑实质损伤等,进而影响神经传导,出现偏瘫症状。
三、脑部肿瘤
1.原发性脑肿瘤:脑内的肿瘤不断生长,压迫周围脑组织和神经,导致局部脑组织受损,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中偏瘫是常见表现之一。例如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之一,当胶质瘤生长在运动区附近时,会逐渐压迫运动相关的神经纤维,导致对侧肢体偏瘫,随着肿瘤的增大,偏瘫症状会逐渐加重。
2.转移性脑肿瘤: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脑部,肿瘤生长占据脑部空间,压迫周围组织,也可引起偏瘫等症状。例如肺癌、乳腺癌等容易发生脑转移,脑转移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肿瘤转移至脑部后,会破坏脑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
四、其他因素
(一)感染性疾病
1.脑炎: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炎症累及脑实质,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和神经传导通路,可导致偏瘫。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侵犯颞叶等部位,引起局部脑组织炎症、坏死,出现偏瘫、意识障碍等症状;结核性脑炎若累及脑内血管周围,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也会引起脑组织缺血,出现偏瘫。
2.脑膜炎:严重的脑膜炎可波及脑实质,引起脑组织的损害,导致偏瘫。例如化脓性脑膜炎,炎症刺激脑膜的同时,也会影响脑实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约有10%-20%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会出现偏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二)遗传代谢性疾病
1.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脊髓中的皮质脊髓束变性,引起双下肢痉挛性瘫痪,病情进展缓慢,部分患者可逐渐累及上肢,出现偏瘫表现,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有家族遗传倾向。
2.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或活性减低,导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若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可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出现智力低下、癫痫发作,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偏瘫等神经功能异常表现,多见于儿童。
(三)中毒
1.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导致脑组织缺氧。脑部对缺氧最为敏感,尤其是基底节区、大脑皮质等部位易受损,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可出现偏瘫、昏迷等症状,一般在中毒后数天至数周逐渐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出现偏瘫等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
2.药物中毒:某些药物过量或中毒也可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例如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蓄积,影响神经传导,严重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偏瘫等。但此类情况相对较少见,多与药物使用不当或误服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