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诊断

来源:民福康

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辅助检查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可通过综合评估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辅助检查等来鉴别,且不同特殊人群需考虑各自特点进行个体化诊断分析。

一、发病机制差异

中枢性面瘫是由于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常见于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脑外伤等病变影响到面神经核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周围性面瘫主要是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常见病因有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引起的面神经炎,即贝尔麻痹)、耳源性疾病(如中耳炎、乳突炎等)、外伤等。不同的发病机制导致了两者在临床表现等方面存在差异。

二、临床表现区别

(一)额纹情况

中枢性面瘫患者额纹一般对称存在,因为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双侧眼轮匝肌上部,当皮质脑干束受损时,仅表现为病灶对侧下部面部表情肌瘫痪,而上部面肌不受累,所以额纹对称。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因为面神经核受损,其支配的全部面部表情肌包括额肌都受累。

(二)眼裂相关表现

中枢性面瘫眼裂通常无明显异常,闭眼时由于上部面肌正常收缩,闭眼可正常,但可能存在闭目无力相对较轻的情况,且闭眼时眼球可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即贝尔现象相对不明显。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眼裂增大,闭眼不能或闭目不全,贝尔现象明显,即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

(三)鼻唇沟及口角情况

中枢性面瘫患者鼻唇沟变浅、口角轻度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患侧口角漏气,但症状相对较轻。周围性面瘫患者鼻唇沟明显变浅、口角下垂明显,鼓腮、吹口哨时患侧漏气严重,且面部表情动作完全丧失。

三、神经系统检查差异

(一)中枢性面瘫

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时,除了面部表现外,常可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如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可能伴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病理征阳性等;脑肿瘤患者可能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以及相应的定位体征。

(二)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系统检查一般主要局限在面神经相关区域,可能发现耳部疱疹(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时)、耳部炎症体征(耳源性疾病引起时)等,一般无中枢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但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有其他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类似表现的继发性因素。

四、辅助检查鉴别

(一)影像学检查

1.中枢性面瘫

头部CT或MRI检查对中枢性面瘫的病因诊断很重要。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头部CT可在早期发现低密度梗死灶或高密度出血灶,MRI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更敏感,能更早发现缺血病灶;脑肿瘤患者头部MRI可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2.周围性面瘫

对于周围性面瘫,头部CT或MRI主要用于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类似表现。例如,当怀疑是肿瘤压迫面神经导致的周围性面瘫时,也需要进行头部影像学检查。而对于面神经炎(贝尔麻痹),一般头部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异常,但耳源性疾病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可能需要耳部CT等检查来明确耳部病变情况。

(二)电生理检查

1.肌电图

中枢性面瘫患者面神经传导速度一般正常,因为其病变在面神经核以上,面神经本身未受损。而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可减慢,波幅降低,通过肌电图检查可以评估面神经受损的程度和恢复情况,例如贝尔麻痹患者在发病后一定时间进行肌电图检查可发现神经传导异常等表现。

五、特殊人群情况

(一)儿童

儿童中枢性面瘫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儿童期脑血管意外(如儿童缺血性脑卒中相对少见,但也有报道)、脑肿瘤等有关。儿童周围性面瘫中贝尔麻痹相对常见,可能与儿童期免疫力相对较低,易受病毒感染有关。在诊断时需注意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头部影像学检查需谨慎权衡辐射剂量,但对于明确病因很重要。例如,儿童贝尔麻痹的治疗在考虑药物时需特别注意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考虑安全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如局部理疗等,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老年人

老年人中枢性面瘫更常见于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和脑出血,因为老年人脑血管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发生率高。老年人周围性面瘫中贝尔麻痹也较多见,同时需注意排除老年人耳部等基础疾病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在辅助检查方面,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进行头部影像学检查等时需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如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造影剂需特别注意等。治疗上,老年人中枢性面瘫的基础疾病治疗需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同样需兼顾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等情况。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出现面瘫时,鉴别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瘫需特别谨慎。中枢性面瘫的病因排查中,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需考虑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周围性面瘫的诊断需注意排除妊娠期特殊的感染等情况。在辅助检查时,头部MRI相对头部CT对胎儿影响较小,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检查手段。治疗上,药物的使用需严格评估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等改善面瘫症状。

总之,通过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来进行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的鉴别诊断,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特殊人群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分析。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面瘫
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带状疱疹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造成的面瘫是临床上相对比较多见的类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之后表现除了面瘫以外,部分病人耳周围也会表现出带状疱疹的皮肤改变以及皮肤的疼痛,紧接着才表现出面瘫。带状疱疹病毒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同时增加局部的皮肤护理或者理疗,如果恢复效果不好,可能需要做面神经的减压手术。在病毒感染造成的面
脸一半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病人表现出一半面瘫,可能是由于感冒或病毒感染造成的面部神经炎。病人会表现出不能闭眼、皱眉无力,吃饭时流口水等表现。其次,也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造成的。建议病人去医院神经内科做检查。
得了面瘫不能吃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建议病人在日常的饮食上要防止吃盐分太高的食物,而且脂肪含量多的食物也不要吃,平时要选择低盐以及低脂的食物来吃。同时还不提倡病人吸烟喝酒,考虑吸烟、喝酒对疾病的影响比较大。面瘫发病的原因和面部神经麻痹有直接的关系,可能是由于感染或者是因为有外伤所造成的。
面瘫哪种治疗好得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面瘫的状况,若是在急性期一定要注意防止受风受凉局部进行一些热敷应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和抗病毒病毒减轻水肿的药物都是很有帮助的,并且需要长期的应用针灸理疗的方式来改善瘫痪的肌肉活动并且防止表现出废用性萎缩等后遗问题。病人可以先去医院检查就诊,必要的时候可以请中医诊断调理。
面瘫按摩法有奇效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面瘫的病人做按摩治疗是有一定效果的,因为按摩可以刺激穴位,调节局部神经以及肌肉,对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帮助,有效果是有效果,但是没有奇效。面瘫按摩的话作为辅助治疗还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主要治疗方法,不可能有特别好的效果,因此最好还是配合营养神经的药物,以及中药针灸等综合调理。
带状疱疹会导致面瘫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带状疱疹是有可能造成病人面瘫的。这是因为,造成带状疱疹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随着神经系统达到身体的任何部位。如果这个病毒进入到面部神经,造成病人面部神经发生病变,就有可能造成面瘫症状。如果病人已经表现出了面瘫,就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病人可以经过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用经过针灸、艾灸等方法来
半边脸面瘫怎么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有半边脸面瘫的症状,可采取的治疗方法如下:一、遵医嘱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类的药物后,能够治疗和缓解病症。二、可以坚持进行面部的热敷,经过热敷治疗能够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和缓解面瘫的症状。三、可以在专业的医院进行针灸治疗,选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比较的明显。采取该项治疗措
面瘫几天开始恢复?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面瘫正常情况下发病后1-2周开始恢复,2个月多数病人可以基本恢复正常。如果经积极正确的治疗,一年后仍留有症状和体征,一般称为后遗症期,进入后遗症期时,一般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后遗症期的病人,可能会表现出面部肌肉抽动,有些病人可以表现出面部肌挛缩。发病后应及时治疗,主要是神经营养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维生
带状疱疹面瘫能自愈吗?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带状疱疹面瘫可以自愈,但和病情情况也有关,如果及时的进行治疗,选择抗病毒类的药物控制是完全可以治愈。因为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会长时间的刺激因此造成面瘫、头晕、麻木、恶心等状况产生,因此要及时配合药物,不要去户外活动,防止冷空气的刺激造成面瘫情况的加重。如果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可以采取输液方
病毒性面瘫治愈率怎么样啊?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该病目前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平时如果脸部肌肉活动不灵敏,以及功能性受阻,就是病毒性面瘫的前兆,要在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的相关科室做治疗的,避免病情耽误导致了永久性面瘫。
面肌痉挛和面瘫是一回事吗
曹玉珍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面肌痉挛和面瘫不是一回事,面瘫是面部的表情肌肉瘫痪,面肌痉挛是面部表情肌肉的兴奋性增高,所以从根本上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瘫了,一个是跳的过快、过多。面瘫可以表现眼裂不能闭合、颊部肌肉力弱,所以可以出现鼓腮漏气、一侧流涎的表现,而面肌痉挛是这一侧的面部肌肉在不停的跳动,所以这两种病不是一种病。面瘫如果治疗过度,也可以成为面肌痉挛,两者的临床表
什么是面瘫
娜仁图雅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面瘫是怎么回事
邓元江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面瘫指的是患者突然出现口眼歪斜症状,主要是由于风寒侵袭面神经或者是病毒,特别是疱疹病毒感染了面神经,使面神经发生炎症、水肿、变性。面瘫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男女比例基本差不多,有的面瘫恢复比较快,但是有的面瘫不容易治好,可能会留有后遗症。
面瘫前的五大征兆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大部分面瘫都是突然发生,之前很少有征兆,有部分病毒感染患者可能会在症状出现之前有局部的皮肤疱疹、耳后部或者外耳道疼痛,比如脑血管病导致面瘫,很多人在面瘫前可能会有肢体症状或者言语症状,比如肢体无力或者麻木,言语不清、流口水等。
面瘫能自愈吗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面瘫是否能够自愈,首先需要明确面瘫的损伤程度,如果仅仅是很弱的肌无力,一般来讲可以自愈。其实大部分的面瘫都需要进行治疗,有部分患者在在服用了激素之后,在一段时间之内便能够好,但是也有部分是不能够自愈的,比如伤的特别深,并且延大或者是骨髓质都有损伤,则往往都不能够自愈,必须要去治疗,可能有一部分患者在之后会留有后遗症。
面瘫后遗症口眼联动怎么治疗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面瘫后遗症出现口、眼联动没有特效药物进行治疗,而且治疗非常困难,可以采用针灸治疗或者局部按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无论哪种疗法对联动治疗效果有限,是由于面瘫时间非常久之后肌肉之间筋膜层受到黏连,因此会出现口、眼联动反应。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