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与月经周期有关可自行消失,病理性与多种因素相关;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两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不同,诊断分别通过妇科检查、超声等,治疗根据情况分别采取观察随访、手术或药物治疗等,需综合多因素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关注不同人群影响及生活方式对其的作用。
一、定义与本质
卵巢囊肿:是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囊肿如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多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可自行消失;病理性囊肿则包括上皮性囊肿、生殖细胞肿瘤等多种类型,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卵巢上,周期性出血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因囊内液体似巧克力样而得名,本质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二、发病机制
卵巢囊肿:生理性囊肿主要是由于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变化引起,例如卵泡发育异常形成卵泡囊肿,黄体萎缩不全形成黄体囊肿等;病理性囊肿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途径,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人更容易发生卵巢囊肿,如BRCA基因突变与卵巢上皮性癌相关;内分泌失调时,如雄激素过多可能导致卵巢间质增生形成囊肿;环境因素中,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也可能增加病理性卵巢囊肿的发生风险。
巧克力囊肿:主要是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学说起作用,经血逆流,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表面并生长,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出血,逐渐形成囊肿。此外,免疫因素、炎症反应等也参与了巧克力囊肿的发生发展过程,比如局部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无法有效清除异位的子宫内膜细胞。
三、临床表现
卵巢囊肿:较小的卵巢囊肿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囊肿增大时可能出现腹部胀满感、下腹部隐痛等,当囊肿发生蒂扭转或破裂时,会出现突然的剧烈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是病理性的卵巢囊肿,某些类型可能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出现月经失调、多毛、痤疮等症状,对于生殖细胞肿瘤等特殊类型的卵巢囊肿,还可能影响生育功能。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轻女性可能更关注生育方面的影响,中老年女性则需警惕恶性病变的可能。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影响内分泌,增加卵巢囊肿发生风险。有家族卵巢囊肿病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需更密切监测。
巧克力囊肿:主要症状是痛经,多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即以前没有痛经,后来出现痛经且逐年加重;还可能出现月经失调,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囊肿较大时可触及下腹部包块;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可能种植在盆腔其他部位,还可能引起性交疼痛、不孕等问题。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这些女性如果有正常性生活且未避孕,长时间不孕时需考虑巧克力囊肿的可能。巧克力囊肿患者的疼痛症状在月经期间会更加明显,生活方式上,经期剧烈运动等可能加重痛经症状,需要注意避免。
四、诊断方法
卵巢囊肿:通过妇科检查可触及附件区包块,结合超声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手段,超声可以明确囊肿的大小、部位、形态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还能观察囊肿的血流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囊肿,可能需要进行CT、MRI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肿瘤标志物检查也有一定帮助,如CA125、CEA等,不过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卵巢囊肿,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不同年龄的女性在诊断时需要注意检查的侧重点,年轻女性生育要求高,诊断时要兼顾对生育功能的影响评估;对于绝经后女性发现的卵巢囊肿,需高度警惕恶性病变。
巧克力囊肿:超声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典型的巧克力囊肿超声表现为附件区无回声区,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内可见密集光点;血清CA125可能会升高,但升高幅度一般不如卵巢恶性肿瘤明显;MRI检查对巧克力囊肿的诊断也有较高价值,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囊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诊断时,需要与其他卵巢囊肿相鉴别,比如单纯性卵巢囊肿等。
五、治疗原则
卵巢囊肿:生理性囊肿通常观察随访即可,一般2-3个月经周期后复查超声,若囊肿消失则为生理性;对于病理性卵巢囊肿,根据囊肿的大小、性质、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如果囊肿较大(直径大于5cm)、怀疑为恶性、或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等情况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卵巢囊肿剥除术、患侧卵巢切除术、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等;对于一些良性的卵巢囊肿,也可以考虑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不同年龄患者的治疗选择不同,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尽量保留卵巢功能,采取囊肿剥除术;无生育要求的中老年女性若囊肿为恶性或高度怀疑恶性,可能需要切除子宫和附件。生活方式上,术后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身体恢复,如保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
巧克力囊肿:治疗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要求等综合决定。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孕激素、GnRH-a等,药物治疗可以抑制异位内膜的生长,缓解症状,但停药后有复发可能;对于症状较重、药物治疗无效、无生育要求或卵巢囊肿较大的患者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巧克力囊肿剥除术等,术后为防止复发,也可使用药物巩固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生育期女性要关注治疗对生育功能的影响,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留生育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