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卵巢囊肿指卵巢内有两个或以上囊性肿物,成因包括生理性(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和病理性(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良恶性肿瘤等),临床表现有腹部不适、月经紊乱等,诊断靠超声、血液、腹腔镜等检查,治疗依囊肿性质而定,生理性囊肿可定期复查,病理性囊肿良性较大等需手术,恶性需综合治疗,巧克力囊肿依情况药物或手术且考虑生育影响。
一、多个卵巢囊肿的定义
多个卵巢囊肿是指卵巢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囊性肿物。卵巢囊肿是卵巢内或其表面形成的囊状结构,囊内含有液体或固态物质。
二、常见成因
(一)生理性因素
1.卵泡囊肿:女性每个月经周期都会有卵泡发育,正常情况下卵泡会破裂排卵,如果卵泡没有破裂持续增大就会形成卵泡囊肿,往往是单个,但也有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多个卵泡同时未破裂形成多个卵泡囊肿的情况,多见于育龄女性的正常生理周期相关情况,一般在月经结束后可能会自行消失。
2.黄体囊肿: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形成黄体,若黄体持续存在且液体潴留就形成黄体囊肿,也可能出现多个黄体囊肿情况,通常与正常的排卵周期相关,一般也有自行消退的可能,常见于有正常月经周期的女性。
(二)病理性因素
1.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卵巢上,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形成囊肿,多为多个,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常见于育龄期有月经紊乱、痛经等情况的女性,患者往往有生育相关的病史影响,如曾有剖宫产史等可能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种植的风险。
2.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或黏液性囊腺瘤:属于卵巢的良性肿瘤,可能是多个,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卵巢的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等有关,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女性,病史方面可能没有特殊的特异性病史,但如果肿瘤较大可能会有腹部不适等表现。
3.卵巢癌:卵巢的恶性肿瘤,也可能表现为多个囊肿情况,发病与遗传因素、基因突变、长期的炎症刺激等多种因素相关,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女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有家族肿瘤病史的人群风险相对更高。
三、临床表现
(一)一般症状
1.腹部不适:可能有下腹部的隐痛、胀痛等,若囊肿较大还可能有腹部胀满感,不同成因的囊肿引起的腹部不适程度可能有所不同,生理性囊肿引起的不适往往相对较轻,而肿瘤性囊肿可能随着囊肿增大不适逐渐加重。
2.月经紊乱:对于涉及内分泌相关的囊肿,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巧克力囊肿等可能影响卵巢的正常内分泌功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月经提前、推迟、经量异常等,不同年龄女性表现可能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更关注月经周期改变对生育的影响,绝经后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则需警惕其他病变可能。
(二)特殊情况
1.囊肿扭转或破裂:如果囊肿较大,可能发生扭转或破裂,引起突然的剧烈腹痛,这是比较紧急的情况,可见于各种成因的囊肿,尤其在女性剧烈活动等情况下更容易诱发,不同年龄女性都可能发生,但年轻女性相对更易因活动等因素导致扭转等情况。
四、诊断方法
(一)超声检查
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看到卵巢内囊肿的数目、大小、形态等情况,通过超声可以初步判断囊肿是囊性还是实性等,对于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囊肿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女性进行超声检查时操作基本类似,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检查的细致程度等。
(二)血液检查
对于考虑内分泌相关囊肿或肿瘤性囊肿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如检测肿瘤标志物(CA125等),如果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需警惕卵巢癌等恶性肿瘤可能,不同年龄女性肿瘤标志物的正常参考范围可能有差异,绝经后女性肿瘤标志物的解读需结合具体情况。
(三)腹腔镜检查
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腹腔镜检查,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卵巢情况,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囊肿性质,该检查属于有创检查,适用于经过其他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情况。
五、治疗原则
(一)生理性囊肿的处理
如果是生理性囊肿,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且囊肿较小,没有明显症状,可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一般等待1-2个月经周期后再次复查超声,多数生理性囊肿会自行消退,不同年龄女性复查间隔等可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判断,年轻女性有生育计划的可能更关注囊肿对生育的影响,会更密切监测。
(二)病理性囊肿的处理
1.良性肿瘤性囊肿: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如果囊肿较大(一般直径大于5-6cm)或有逐渐增大趋势,或有症状影响生活,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等,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不同年龄女性手术方式选择会考虑其生育需求、健康状况等因素,年龄较大且无生育需求的女性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行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等。
2.恶性肿瘤性囊肿:如卵巢癌,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手术是首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分期等情况决定手术范围,化疗等后续治疗根据病理类型等制定方案,不同年龄女性的耐受性等情况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年轻女性可能更希望保留更多生理功能,但也要以治疗效果为前提。
3.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对于较小的、症状较轻的巧克力囊肿可采用药物治疗,如口服避孕药等控制病情发展,对于较大的、症状明显或药物治疗无效的巧克力囊肿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等,该类患者往往有生育相关问题,手术时需考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术后可能需要辅助生育技术帮助怀孕等,不同年龄女性生育期望不同,处理方式会有所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