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有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及肌张力异常等症状,治疗包括康复治疗(运动疗法如Bobath、Brunnstrom疗法,作业治疗及物理因子治疗如电刺激、温热疗法)、药物治疗(急性期用减轻脑水肿及控制基础病药物,改善脑循环药物)、手术治疗(适合痉挛性偏瘫儿童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及难治性成年患者的脑深部电刺激术)。
一、偏瘫的症状
(一)运动功能障碍
1.上肢:患侧上肢通常表现为肩关节不能正常外展、前屈,肘关节屈曲困难,腕关节下垂、掌指关节不能自主伸展等,患者可能无法完成穿衣、拿取物品等简单动作,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可能体现为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比如正常1岁能抓握物品的儿童,偏瘫儿童可能难以完成该动作。对于成年女性,若偏瘫发生在优势手侧,会严重影响日常的化妆、梳头、使用餐具等生活行为。
2.下肢:患侧下肢常出现髋关节伸展受限、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踝关节跖屈内翻等情况,行走时可能呈现划圈步态,表现为患侧下肢迈步时向外旋转,患侧足尖拖地等。在儿童群体中,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站立、行走和跑跳等运动能力发展;对于老年男性,偏瘫会明显影响其日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增加跌倒风险。
(二)感觉障碍
部分偏瘫患者会出现患侧肢体感觉减退或异常,如对疼痛、温度、触觉的感知能力下降。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对患侧肢体的刺激反应不敏感,比如用棉球轻触患侧皮肤时反应迟钝;成年女性可能会在日常生活中因感觉障碍而容易烫伤或擦伤患侧肢体却不自知;老年男性也可能因感觉障碍在行走时不慎踩到异物而受伤。
(三)肌张力异常
1.痉挛性增高:常见于偏瘫早期,患侧肢体肌张力明显增高,肌肉僵硬。在儿童中可能影响其肢体的正常活动范围,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成年患者会感觉肢体发紧,严重时影响肢体的主动运动和被动活动;老年患者则会因肌张力增高而进一步加重行动困难,增加护理难度。
2.后期可能出现肌张力降低:表现为肢体松软,肌肉力量明显减弱。儿童可能出现肢体活动无力,坐立、站立困难;成年患者会感觉肢体无力,难以维持正常的姿势和进行日常活动;老年患者则更容易跌倒,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下降。
二、偏瘫的治疗
(一)康复治疗
1.运动疗法
Bobath疗法:通过抑制异常的肌张力,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恢复。对于儿童偏瘫患者,可针对其运动发育特点,引导正确的运动模式,帮助建立正常的姿势反射和运动控制能力。比如针对儿童坐位、站位平衡的训练,逐步提高其平衡能力。成年患者可通过该疗法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进食等。老年患者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肌张力异常带来的运动障碍,改善行动能力。
Brunnstrom疗法:根据偏瘫恢复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在恢复早期,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等促进患肢的运动恢复;后期则注重分离运动的训练,提高肢体的运动控制能力。儿童患者在不同恢复阶段按照该疗法进行训练,有助于其运动功能的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成年患者可通过该疗法系统地改善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老年患者也能在不同阶段得到针对性的训练,延缓功能进一步退化。
2.作业治疗: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工操作训练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可帮助患者提高穿衣、洗漱、进食等自理能力。对于儿童患者,通过作业治疗可以培养其生活自理技能,促进其全面发展;成年患者能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老年患者则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手工操作训练如使用积木、拼图等,可刺激患者的感知觉和手眼协调能力,儿童、成年和老年患者均可从中受益,儿童能促进认知和精细运动发展,成年和老年患者能锻炼手部功能和大脑协调性。
3.物理因子治疗
电刺激疗法:通过低频或中频电刺激,促进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儿童偏瘫患者,电刺激可以辅助患侧肌肉的发育,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成年患者可用于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肢体血液循环;老年患者则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改善局部营养状况。
温热疗法:如红外线照射、蜡疗等,可改善患侧肢体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儿童患者使用温热疗法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成年和老年患者可通过温热疗法放松肌肉,减轻疼痛,促进康复。
(二)药物治疗
1.急性期药物:在偏瘫急性期,可能会使用减轻脑水肿的药物,如甘露醇等,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的损伤。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使用相应药物控制基础病,如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等,这些基础病的控制对于偏瘫的恢复至关重要,尤其是老年患者,本身基础疾病较多,严格控制基础病能为偏瘫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2.改善脑循环药物:如丹参川芎嗪等,可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为脑组织提供更多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儿童患者使用此类药物时要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合适剂量;成年和老年患者也可通过改善脑循环药物来改善脑部缺血状况,辅助偏瘫恢复。
(三)手术治疗
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对于适合的痉挛性偏瘫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在合适的年龄阶段可考虑该手术,通过切断部分脊神经后根,降低过高的肌张力,为康复训练创造更好的条件。但手术有一定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情况。
2.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于一些难治性的偏瘫患者,尤其是成年患者,在药物和康复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通过刺激脑内特定核团来调节神经功能,改善运动症状。但该手术有一定风险和适用范围,需要谨慎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