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不一定是癌症,感染因素(细菌、病毒感染)、其他非肿瘤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致;癌症相关的有原发淋巴系统癌症(淋巴瘤、白血病)及其他部位癌症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可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实验室、影像学、病理检查)来鉴别其原因。
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不一定是癌症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
当腹股沟区域附近的组织发生细菌感染时,如足部的细菌感染可通过淋巴管蔓延至腹股沟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疼痛。例如丹毒,是由A族B型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常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同时腹股沟淋巴结可肿大疼痛,这种情况通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等),淋巴结肿大疼痛症状可缓解,并非癌症相关表现。
局部软组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也会导致腹股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大疼痛,有明确的感染病史及相应感染灶表现,经抗感染治疗后可改善。
2.病毒感染
例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除了有发热、咽峡炎、肝脾肿大等表现外,也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通过检测EB病毒抗体等可明确诊断,经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可好转,不是癌症。
(二)其他非肿瘤性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
像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脏器,当累及淋巴结时,可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同时伴有多系统受损的表现,如面部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疼痛等,通过自身抗体检测等可辅助诊断,其治疗主要是调节免疫等,与癌症不同。
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会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同时伴有关节的肿胀、疼痛、畸形等表现,通过相关自身抗体及影像学等检查可鉴别,并非癌症导致。
二、癌症相关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情况
(一)原发于淋巴系统的癌症
1.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都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当累及腹股沟淋巴结时,可表现为无痛性或伴有疼痛的淋巴结肿大,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通过淋巴结活检等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病理检查可见淋巴瘤细胞的特征性改变,与炎症等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有本质区别。
2.白血病
某些类型的白血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包括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同时伴有贫血、出血、感染等表现,通过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可确诊,骨髓中可见大量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与感染等引起的淋巴结肿大不同。
(二)其他部位癌症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
1.下肢恶性肿瘤
如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当发生下肢皮肤原发灶转移时,可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疼痛。通过原发灶的表现及淋巴结活检等可判断,原发灶多有色素改变等特征,淋巴结活检可见转移性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
下肢的软组织肉瘤等恶性肿瘤,也可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疼痛,结合原发肿瘤的相关检查及淋巴结病理结果可明确是否为转移癌。
2.女性生殖系统癌症
宫颈癌可通过淋巴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患者可能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同时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表现,通过宫颈活检、影像学检查等可明确宫颈癌诊断,进而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情况。
卵巢癌也可能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出现淋巴结肿大疼痛,同时伴腹胀、腹部肿块、腹水等表现,相关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三、如何鉴别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的原因
(一)病史采集
1.年龄因素
儿童及青少年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感染性因素相对更常见,如链球菌感染等引起的淋巴结炎;而中老年人出现时,需要更警惕肿瘤性疾病,尤其是有其他部位肿瘤病史或家族肿瘤史的情况。
2.性别因素
女性若有妇科相关疾病史,需考虑妇科肿瘤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的可能;男性则需关注下肢及其他部位肿瘤转移情况。
3.生活方式
有足部外伤史、皮肤感染史等提示可能是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疼痛;有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暴露史的人群,需警惕肿瘤发生可能。
4.病史
既往有感染性疾病史,如近期有丹毒发作等,首先考虑感染性淋巴结肿大疼痛;既往有癌症病史,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需高度警惕肿瘤转移。
(二)体格检查
1.淋巴结特征
感染性淋巴结肿大疼痛通常质地相对软,有压痛,活动度尚可;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可能质地硬,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粘连等。
2.局部表现
感染性淋巴结肿大疼痛常伴有局部皮肤的红、肿等炎症表现;肿瘤转移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局部皮肤可能无明显炎症表现,但原发肿瘤部位可能有相应异常。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淋巴结肿大疼痛,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升高;肿瘤相关的淋巴结肿大,肿瘤标志物可能有异常,如肝癌时甲胎蛋白升高,胃癌时癌胚抗原升高等,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并非绝对,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可初步判断腹股沟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感染性淋巴结肿大B超下多表现为淋巴结皮质增厚、髓质结构存在等;肿瘤性淋巴结肿大B超下可能显示淋巴结形态不规则、血流丰富等。
CT或MRI检查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发现是否存在原发肿瘤病灶等,对于判断淋巴结肿大疼痛的原因有重要价值。
3.病理检查
淋巴结活检是明确淋巴结肿大性质的金标准,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细胞形态等,可区分是炎症性淋巴结肿大还是肿瘤性淋巴结肿大,以及肿瘤的类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