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病因包括感染性病变、自身免疫反应、神经源性、创伤性等;临床表现有面部表情肌瘫痪、味觉障碍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针对病因和对症支持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注意药物禁忌和康复训练协助,老年人要兼顾基础病和关注心理,孕妇用药需谨慎、优先非药物手段。
一、病因
(一)感染性病变
1.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可侵袭面神经,引发面瘫。研究显示,约有部分面瘫患者是因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该病毒感染后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激活时导致神经发炎、水肿,进而影响面神经功能。
2.耳部细菌感染:如中耳炎等耳部细菌感染性疾病,细菌产生的毒素等可损害面神经,引起面瘫。中耳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蔓延可能波及面神经,导致面神经受损出现面瘫症状。
(二)自身免疫反应
当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时,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面神经,引发面神经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面瘫。例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攻击面神经相关组织,使面神经功能受到影响。
(三)神经源性
1.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可影响面神经的血液供应或直接损伤面神经相关的神经通路,导致面瘫。脑血管病发生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面神经所依赖的血液供应出现问题,或者病变直接累及面神经传导路径,引发面瘫。
2.颅内肿瘤:颅内的一些肿瘤,如听神经瘤、脑膜瘤等,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压迫面神经,导致面神经功能障碍,出现面瘫。肿瘤的占位效应会逐渐压迫面神经,使其传导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面瘫症状。
(四)创伤性
1.颞骨骨折:头部受到外伤导致颞骨骨折时,骨折碎片可能直接损伤面神经,引起面瘫。颞骨内含有面神经走行的重要通道,骨折时容易波及面神经,造成面神经的损伤。
2.面部外伤:面部受到撞击等外伤,也可能损伤面神经,引发面瘫。面部外伤可能直接作用于面神经,导致面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受损。
二、临床表现
1.面部表情肌瘫痪:患者往往出现患侧面部表情肌不能正常运动,如不能皱眉、闭眼,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贝尔征),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流口水,吹口哨或鼓腮时漏气等表现。不同程度的面瘫,其面部表情肌瘫痪的程度有所不同。
2.味觉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这是因为面神经中管理味觉的纤维受到影响。
三、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检查面部表情肌的运动情况,包括皱眉、闭眼、露齿、鼓腮等动作,评估面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同时检查耳部、头部等有无外伤等情况,初步判断面瘫可能的病因。
(二)影像学检查
1.头部CT或MRI:对于怀疑有颅内病变如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等导致的面瘫,头部CT或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颅内结构,帮助明确是否存在颅内病变以及病变的部位、性质等。例如,脑梗死在CT上早期可能显示不明显,但MRI可以更早发现病灶;颅内肿瘤通过MRI等检查可明确其位置、大小等。
2.耳部CT:如果考虑耳部病变导致面瘫,耳部CT检查有助于发现耳部的骨质破坏、炎症等情况,如中耳炎患者耳部CT可能显示中耳腔的炎症改变等。
四、治疗原则
(一)针对病因治疗
1.感染性病变:如果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耳部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自身免疫反应:对于自身免疫性因素导致的面瘫,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调节药物进行治疗,抑制过度的自身免疫反应。
3.神经源性病变:脑血管病导致的面瘫,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相应的脑血管病治疗,如脑梗死的溶栓、改善脑循环等治疗,脑出血的止血、降颅压等治疗;颅内肿瘤则根据肿瘤的情况考虑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治疗。
4.创伤性病变:颞骨骨折、面部外伤等导致的面瘫,根据损伤情况进行相应的外科处理,如骨折复位等。
(二)对症支持治疗
1.保护眼睛:由于面瘫患者闭眼功能障碍,容易导致角膜损伤,可使用眼罩、眼药水等保护眼睛,预防角膜感染等并发症。例如,白天可使用人工泪液眼药水保持眼睛湿润,夜间使用眼罩覆盖眼睛。
2.面部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面部的康复训练,如面部肌肉的按摩、皱眉、闭眼、鼓腮等动作的训练,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康复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面瘫的程度循序渐进地进行。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突然得面瘫,可能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例如,对于病毒感染相关的面瘫,可更多采用康复训练等非药物方法促进恢复。同时,儿童的面部康复训练需要家长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耐心协助进行,因为儿童可能配合度不如成人,要注意训练的方式方法,以温和、鼓励的方式引导儿童进行面部肌肉的锻炼。
(二)老年人
老年人突然得面瘫,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例如,老年人若有脑血管病基础,在治疗面瘫的同时要兼顾脑血管病的治疗,且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康复治疗方面,老年人可能恢复相对较慢,要更有耐心地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因为面瘫可能对老年人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容易导致其出现焦虑等情绪,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三)孕妇
孕妇突然得面瘫,在治疗时要格外谨慎。药物的使用需要充分评估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优先考虑物理康复治疗等非药物手段。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轻柔,避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密切关注孕妇的病情变化和胎儿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