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有脑供血不足(中老年人因血管粥样硬化等易发病,长期吸烟酗酒、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者风险高,表现为晨起头晕恶心呕吐等)、后循环缺血(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长期高盐高脂饮食、有颈椎病病史者易发病,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伴步态不稳等);耳源性疾病相关有梅尼埃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青年人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易诱发,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相对常见,头部外伤史者易患,表现为头位改变时突然短暂眩晕伴恶心呕吐);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有高血压(中老年人多见,高盐饮食肥胖者易患,血压控制不佳时晨起血压骤升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低血压(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或年轻人易出现,长期节食运动量过大者易患,晨起体位变化致低血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相关有胃肠型感冒(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季节交替不注意保暖易诱发,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伴感冒及胃肠道不适症状)、胃食管反流病(中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晚餐过饱等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晨起因胃酸反流刺激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伴烧心反酸等);其他系统疾病相关有低血糖(糖尿病患者不规范用药等或节食减肥人群易出现,表现为晨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伴出汗心慌手抖等)、颈椎病(长期伏案工作的中青年人及老年人易患,长期不良姿势或颈椎退变等致,表现为晨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伴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
一、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一)脑供血不足
1.发病机制:
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由于血管粥样硬化等原因,血管弹性下降、管腔狭窄,更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例如,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脂质等物质易沉积在血管壁,导致脑动脉狭窄,进而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的中老年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血栓形成,酒精会影响血脂代谢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脑供血不足的发生风险。
病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高血压会使血管压力增高,加速血管损伤;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从而增加脑供血不足引发早晨起来头晕恶心呕吐的概率。
表现:患者早晨起来可能出现头晕,多为昏沉感,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还可能伴有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
(二)后循环缺血
1.发病机制:
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长,后循环血管发生病变的概率增加。
生活方式:长期高盐、高脂饮食的人群,易出现血脂异常,导致后循环血管狭窄等病变。
病史:有颈椎病病史的患者,颈椎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影响后循环血液供应,从而引发相关症状。
表现:除了头晕、恶心呕吐外,还可能出现步态不稳、吞咽困难等症状。
二、耳源性疾病相关
(一)梅尼埃病
1.发病机制: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中青年人。
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大、过度疲劳的中青年人容易诱发梅尼埃病。
病史:一般无特定的既往病史直接导致,但自身免疫等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
表现: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同时伴有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眩晕多在早晨等时间段发作。
(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1.发病机制:
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老年人相对更常见,可能与耳石退化等有关。
生活方式:头部外伤等可能导致耳石脱落,从而引发该病。
病史:有头部外伤病史的人群易患耳石症。
表现:当头部位置改变时(如早晨起床时头位变动),会突然出现短暂的眩晕,伴恶心、呕吐,眩晕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
(一)高血压
1.发病机制:
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血压调节功能下降。
生活方式:高盐饮食、肥胖的中老年人易患高血压。
病史: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表现:血压控制不佳时,早晨起来可能出现血压骤升,导致头晕、恶心呕吐,还可能伴有头痛等症状。
(二)低血压
1.发病机制:
年龄: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或年轻人可能出现低血压。
生活方式:长期节食、运动量过大的人群易出现低血压。
病史:有心脏疾病等病史可能影响血压调节。
表现:早晨起床时,由于体位变化,可能出现低血压,导致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可能出现黑矇等症状。
四、消化系统疾病相关
(一)胃肠型感冒
1.发病机制: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相对更易感染病毒。
生活方式:季节交替时,不注意保暖等生活方式易诱发胃肠型感冒。
病史:一般无特定既往病史,但自身免疫力较低时易患病。
表现:除了头晕、恶心呕吐外,还可能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同时有胃肠道不适,如腹痛、腹泻等。
(二)胃食管反流病
1.发病机制:
年龄:中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晚餐过饱、进食后立即平卧等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胃食管反流病。
病史:有食管裂孔疝等病史的患者易患胃食管反流病。
表现:早晨起来可能因胃酸反流刺激食管等,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还可能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
五、其他系统疾病相关
(一)低血糖
1.发病机制:
年龄: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不规范的患者,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低血糖;非糖尿病患者中,空腹时间过长等情况也可能导致低血糖,多见于节食减肥的人群等。
生活方式:节食减肥的人群,长时间未进食易出现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若用药与饮食、运动不匹配,也易出现低血糖。
病史:糖尿病患者有相关病史。
表现:早晨起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同时可能伴有出汗、心慌、手抖等症状,血糖检测可发现血糖低于正常范围。
(二)颈椎病
1.发病机制:
年龄:长期伏案工作的中青年人以及老年人均易患颈椎病,中青年人多因长期不良姿势,老年人则与颈椎退变有关。
生活方式:长期低头看手机、伏案工作等不良姿势是中青年人患颈椎病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则与颈椎自然退变有关。
病史:无特定既往病史直接导致,但颈椎长期劳损等因素相关。
表现:颈椎病变可能压迫椎动脉等,导致早晨起来头晕、恶心呕吐,还可能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