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有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神经系统疾病(如后循环缺血、小脑病变)、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低血糖),伴随耳鸣听力下降多考虑内耳疾病,伴神经系统症状要考虑神经系统疾病,伴血压异常要考虑全身性疾病,诊断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耳部、神经系统检查及血压血糖测量)和辅助检查(听力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应对措施有一般处理(休息、体位调整)和针对病因治疗(内耳、神经、全身性疾病分别治疗),特殊人群儿童要警惕严重疾病且不能随意用止晕止吐药,老年人要重视且考虑基础病及药物代谢,妊娠期女性要排除特殊情况并多学科协作处理。
一、常见原因及机制
(一)内耳疾病
1.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其机制可能与内淋巴产生和吸收失衡有关。多发生于中青年人,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精神紧张可能诱发。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常伴恶心、呕吐、耳鸣、耳闷胀感等。研究表明,梅尼埃病的眩晕发作与内淋巴压力变化导致内耳感受器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眩晕原因之一,是由于耳石脱落后移位至半规管,当头部位置变化时,刺激半规管感受器,引发眩晕。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相对多见,可能与头部外伤、耳部手术等病史有关。典型表现为与头部位置变化相关的短暂性眩晕,可伴恶心、呕吐,起病较急。
(二)神经系统疾病
1.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男性发病可能略多于女性。由于后循环血管供应脑干、小脑等部位,血管狭窄或闭塞可导致上述部位缺血,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常伴有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等神经系统症状。例如,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出现眩晕伴恶心呕吐,同时可能有眼球震颤等表现。
2.小脑病变:小脑主要参与机体平衡和协调运动,小脑梗死、出血等病变可导致平衡失调,引发眩晕、恶心呕吐。中老年人好发,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易患,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差异,常突然起病,除眩晕、恶心呕吐外,还可伴有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
(三)全身性疾病
1.高血压:血压波动时,尤其是血压突然升高,可导致脑血管痉挛或内耳供血改变,引起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各个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均可出现,一般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显著性别差异,但有家族史、高盐饮食、肥胖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更易患高血压。当血压急剧升高时,患者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有头痛、心悸等表现。
2.低血糖: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不规范者,也可见于长时间未进食的人群。低血糖时,脑部供能不足,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还可伴有出汗、心慌、手抖等症状,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低血糖可能与饮食不规律等有关。
二、伴随症状与疾病判断
(一)伴耳鸣、听力下降
若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伴耳鸣、听力下降,多考虑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其听力下降多为波动性,早期可恢复,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BPPV一般不伴耳鸣、听力下降,但需注意与其他内耳疾病鉴别。
(二)伴神经系统症状
如伴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等,要考虑神经系统疾病,如后循环缺血、小脑病变等,需及时进行头颅CT或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三)伴血压异常
血压升高或降低伴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要考虑高血压或低血糖等全身性疾病,需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
三、诊断检查
(一)体格检查
1.耳部检查:检查外耳道、鼓膜情况,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如眼震电图等,有助于判断内耳疾病。
2.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神志、cranial神经、肢体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等检查,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
3.血压、血糖测量:快速了解患者血压、血糖情况,有助于初步判断全身性疾病因素。
(二)辅助检查
1.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等,用于评估听力及中耳情况,辅助诊断内耳疾病。
2.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帮助排查神经系统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小脑病变等;内耳MRI水成像可对梅尼埃病等内耳疾病进行辅助诊断。
3.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等,血生化可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有助于排查全身性疾病因素。
四、应对措施
(一)一般处理
1.休息:让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休息,避免强光、噪音刺激。对于儿童,要保证其安静的休息空间,减少活动。
2.体位调整:若考虑BPPV,可通过复位治疗调整头部位置,缓解症状;对于其他情况,也要注意头部避免剧烈运动。
(二)针对病因治疗
1.内耳疾病治疗:梅尼埃病可给予改善内耳循环、减轻膜迷路积水等治疗;BPPV主要通过复位手法治疗。
2.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后循环缺血可给予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小脑病变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梗死给予溶栓、抗凝等,出血则根据情况进行止血、降颅压等治疗。
3.全身性疾病治疗:高血压患者给予降压治疗;低血糖患者及时补充糖分,如口服糖水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要特别注意是否为良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内耳功能暂时紊乱等,但也要警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严重疾病。儿童不能随意使用止晕止吐药物,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头颅影像学等,以明确病因,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需谨慎处理。
(二)老年人
老年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更要重视,由于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病情可能较为复杂。要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案,避免加重病情。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要首先排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特殊情况。要谨慎选择检查和治疗手段,因为某些检查可能对胎儿有影响,治疗药物的选择也要考虑对胎儿的安全性,需在妇产科和神经内科等多学科协作下进行诊断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