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间神经炎是肋间神经因不同原因受损致胸部肋间或腹部带状疼痛的综合征,病因包括感染、创伤、脊柱病变等,临床表现有疼痛及局部体征,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分针对病因和对症治疗,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肋间神经炎是指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而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
二、病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可侵犯肋间神经,引发肋间神经炎。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肋间神经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其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也可能间接影响肋间神经,引起炎症反应,但相对病毒感染来说较为少见。
2.创伤因素
胸部受到直接创伤,如胸部撞击、摔倒时胸部着地等,可能导致肋间神经受损,进而引发肋间神经炎。例如,交通事故中胸部受到撞击的患者,发生肋间神经炎的风险增加。
胸部手术过程中,如胸腔手术、乳腺手术等,可能会对肋间神经造成医源性损伤,从而引发术后肋间神经炎。
3.脊柱病变因素
脊柱退变、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病变可能压迫肋间神经,导致神经受损发炎。随着年龄增长,脊柱退变是常见现象,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可能逐渐出现,当突出的椎间盘等结构压迫到肋间神经时,就可能引发肋间神经炎。例如,中老年人由于脊柱退变等原因,肋间神经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4.其他因素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会引起神经病变,其中就包括肋间神经病变,进而导致肋间神经炎。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神经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其中累及肋间神经的情况并不少见。
长期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等也可能影响神经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增加肋间神经炎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酗酒的人群,由于酒精中毒可能导致神经损害,引发肋间神经炎等神经病变。
三、临床表现
1.疼痛症状
疼痛多沿肋间神经走行分布,呈刺痛、灼痛或跳痛等。疼痛可为持续性或阵发性发作,在咳嗽、深呼吸、打喷嚏等胸廓活动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例如,患者在咳嗽时会感觉到肋间部位明显的疼痛加剧,这是因为胸廓的运动刺激了受损的肋间神经。
疼痛部位多为一个或几个肋间,常累及胸背部至前胸部,有的患者疼痛可放射至腹部等部位。
2.局部体征
在受累的肋间神经分布区域,可能会出现皮肤感觉异常,如感觉过敏或减退。有的患者局部皮肤可能会有压痛,用手按压相应肋间神经走行部位时,可诱发疼痛或使疼痛加重。例如,医生按压患者胸部特定肋间部位时,患者会明确指出疼痛部位并感觉疼痛明显加剧。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病毒感染史(如近期是否患过带状疱疹)、胸部创伤史、脊柱疾病史、糖尿病史等。通过了解这些病史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肋间神经炎的可能病因。例如,询问患者是否在发病前有过带状疱疹的皮疹等表现,对于判断是否为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肋间神经炎非常重要。
2.体格检查
进行胸部及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检查肋间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运动功能等情况,查找有无感觉异常、肌力改变等体征。同时,检查胸部有无压痛、畸形等情况,以排除其他胸部疾病导致的疼痛与肋间神经炎相混淆。例如,检查患者肋间神经分布区域的触觉、痛觉等,判断是否存在感觉异常。
3.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或MRI等检查,有助于排除肺部疾病、脊柱病变等其他可能导致胸痛的疾病。例如,胸部CT可以清晰地显示脊柱、肺部等结构的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脊柱病变压迫肋间神经或肺部疾病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糖、病毒学相关检查等。血常规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等情况;血糖检查有助于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神经病变;病毒学相关检查(如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检测等)可以辅助判断是否为病毒感染引起的肋间神经炎。
五、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肋间神经炎,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具体药物需根据病情由医生选择。对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的肋间神经炎,需要积极控制血糖,通过调整降糖方案等措施来改善神经病变的状况。
对于创伤因素导致的肋间神经炎,需要根据创伤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对于轻度创伤引起的神经损伤,可采取休息、局部理疗等措施促进神经恢复;对于严重创伤导致神经受损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外科干预。
对于脊柱病变引起的肋间神经炎,根据脊柱病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可采取相应的治疗,如轻度的脊柱退变可通过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辅助等),严重的椎间盘突出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解除对肋间神经的压迫。
2.对症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选择。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肋间神经炎引起的疼痛,但需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可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热敷、超短波理疗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例如,热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神经的营养供应,缓解疼痛。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发生肋间神经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需要特别注意。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在辅助检查方面,要考虑到儿童对辐射等的耐受性,合理选择检查项目。在治疗时,止痛药物的选择需要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标准,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尽量优先选择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等,同时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2.孕妇
孕妇患肋间神经炎时,治疗需要格外谨慎。在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时,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例如,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选择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的药物,物理治疗相对较为安全,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之一。同时,要密切关注孕妇的疼痛情况和胎儿的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3.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在诊断和治疗肋间神经炎时需要综合考虑。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糖尿病和肋间神经炎,在控制血糖的同时,治疗肋间神经炎的药物选择需要考虑与其他基础疾病药物的相互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相对较弱,一些药物的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同时,物理治疗等方法对于老年人缓解疼痛、促进恢复也较为重要,但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