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的诊断需综合脑脊液、血常规、影像学及病原体特异性抗体等检查。脑脊液常规可初步判断脑膜炎类型,生化补充成分信息,病原学检查确诊病因;血常规反映感染状态;头颅CT急性期发现并发症、慢性期评估脑实质损害,MRI对早期病变及不典型病例更敏感;病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查明确病毒性、细菌性脑膜炎病因。不同年龄、基础疾病患者检查结果有差异,需结合综合判断。
一、脑脊液检查
1.常规检查
外观: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若为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可呈浑浊、脓性;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可呈毛玻璃样。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化脓性脑膜炎时,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结核性脑膜炎时,早期白细胞计数可中度升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化脓性脑膜炎时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结核性脑膜炎时蛋白质含量也升高,但不如化脓性脑膜炎明显。糖含量:化脓性脑膜炎时糖含量明显降低;结核性脑膜炎时糖含量也降低。
意义:通过脑脊液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脑膜炎以及脑膜炎的大致类型,对于区分细菌性、结核性等不同病因的脑膜炎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的患者脑脊液常规指标参考范围略有不同,儿童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一般低于成人,糖含量相对成人稍高。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合并脑膜炎时,脑脊液检查结果可能有特殊表现,需要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2.生化检查
蛋白电泳:可以分析脑脊液中各种蛋白成分的比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例如,结核性脑膜炎时,球蛋白比例可升高。
葡萄糖测定:除了判断糖含量外,还可以通过葡萄糖与血糖的比值来辅助诊断。正常情况下,脑脊液葡萄糖与血糖比值约为0.5-0.7。如果比值降低,结合临床症状更支持脑膜炎的诊断。
意义:生化检查能进一步补充脑脊液的成分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脑膜炎的性质和病情严重程度。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生化指标的正常范围会根据生长发育特点有所差异。比如新生儿的脑脊液生化指标与儿童和成人不同,需要依据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来解读结果。有免疫缺陷病史的患者,脑脊液生化检查结果可能提示特殊的感染类型,需要格外关注。
3.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将脑脊液接种到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出病原菌,可明确是哪种细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对于结核性脑膜炎,需要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虽然培养时间较长,但阳性结果可确诊。
病毒学检查:通过核酸检测等方法检测脑脊液中的病毒核酸,如乙型脑炎病毒、肠道病毒等核酸,以明确是否为病毒性脑膜炎。
意义:病原学检查是确诊急性脑膜炎病因的关键。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治疗方案不同,所以准确的病原学诊断至关重要。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病原学检查能为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对于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如到过疫区的患者出现脑膜炎症状,病原学检查能快速明确是否为相应疫区的病原体感染。
二、血常规检查
1.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白细胞计数: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毒性脑膜炎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结核性脑膜炎时,白细胞计数可中度升高,早期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淋巴细胞为主。
意义: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反映机体的感染状态。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常规指标有差异,儿童的白细胞计数在不同年龄段参考范围不同,比如新生儿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合并脑膜炎时,血常规结果可能提示感染的严重程度与基础疾病的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可能更严重,血常规表现可能更显著。
2.C-反应蛋白(CRP)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感染发生时,CRP会迅速升高。化脓性脑膜炎时CRP明显升高,病毒性脑膜炎时CRP轻度升高或正常,结核性脑膜炎时CRP也会升高,但一般不如化脓性脑膜炎显著。
意义:CRP可以辅助判断感染的程度和炎症反应的强度。对于儿童患者,CRP的变化能帮助医生评估病情的轻重。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反应性可能下降,CRP升高可能相对不那么明显,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脑膜炎的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检查
急性期:可以发现是否有颅内脓肿、脑积水等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可能并发硬膜下积液、脑室膜炎等,头颅CT可发现相应的异常密度影;结核性脑膜炎也可能出现脑积水、脑梗死等表现,CT能清晰显示。
慢性期:对于病程较长的脑膜炎患者,头颅CT有助于评估脑实质的损害情况,如是否有脑萎缩等。
意义:头颅CT检查能直观地发现脑膜炎可能引起的颅内结构异常。不同年龄的患者头颅CT表现有差异,儿童的颅骨和脑实质发育特点会影响CT图像的解读。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头颅CT能及时发现是否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2.头颅MRI检查
对于脑膜炎的诊断,尤其是早期病变的发现,头颅MRI比CT更敏感。能更清晰地显示脑膜的强化情况、脑实质内的病变等。例如,结核性脑膜炎时,MRI可以发现脑膜的增厚、强化,以及脑实质内的结核结节等。
意义:头颅MRI在脑膜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于一些不典型的脑膜炎病例。对于儿童患者,头颅MRI可以更精准地观察脑发育相关的结构变化,对于判断脑膜炎对儿童脑发育的影响有重要作用。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且CT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头颅MRI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四、病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查
1.病毒特异性抗体
例如,对于乙型脑炎病毒感染,通过检测脑脊液或血清中的乙型脑炎病毒特异性抗体,如IgM抗体,若IgM抗体阳性,可明确为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炎。不同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和意义不同,通过检测相应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以明确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原体。
意义:病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查有助于明确病毒性脑膜炎的病因。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病毒性脑膜炎相对常见,特异性抗体检查能快速确定病因,指导治疗。对于有接触过病毒感染源的患者,特异性抗体检查能及时明确是否为相应病毒感染。
2.细菌特异性抗体
例如,对于肺炎链球菌感染,检测血清中的肺炎链球菌特异性抗体,有助于诊断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通过检测细菌特异性抗体可以辅助诊断细菌性脑膜炎。
意义:细菌特异性抗体检查能辅助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尤其对于一些不能及时进行细菌培养的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合并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时,特异性抗体检查能帮助明确病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