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胃癌需从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疾病防控三方面着手。健康饮食要保证合理膳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减少腌制烟熏油炸食品,还要规律饮食,定时进餐、避免过饥过饱;生活方式上要戒烟限酒,吸烟者积极戒烟,饮酒者限量,同时适度运动保持合适运动量;疾病防控要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胃溃疡等胃部基础疾病,有高危因素人群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
一、健康饮食方面
1.合理膳食结构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例如,西兰花中含有丰富的萝卜硫素,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癌潜力;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能够帮助抵御细胞氧化损伤,降低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癌症风险。建议每天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00克。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蔬菜水果的需求有所不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充足的蔬菜水果摄入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可将蔬菜水果适当加工后食用,如做成蔬菜泥、水果羹等,以更好地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
减少腌制、烟熏、油炸食品摄入:腌制食品中往往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在人体胃酸等环境下可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是明确的致癌物质。烟熏和油炸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例如,长期食用腌制的咸菜等可能增加胃癌发生风险。对于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群,如长期偏好腌制食品的人,应逐步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这类食品的摄取量。男性和女性在饮食偏好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都应注意避免过度摄入此类致癌风险高的食品。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可以选择瘦肉(如鸡胸肉、瘦牛肉)、鱼类、豆类、蛋类等。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如深海鱼中的Omega-3脂肪酸对身体有益,能够调节身体的炎症反应等,有助于降低癌症发生的潜在风险。不同年龄层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同,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需要更多优质蛋白质来支持身体生长;成年人则要根据体力活动等情况保持合理的蛋白质摄入;老年人可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类、鸡蛋蛋白等。
2.规律饮食
定时进餐: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和排空功能,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增加胃部疾病的发生风险,包括胃癌。儿童由于自控能力较差,家长要帮助其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老年人可能存在饮食不规律的情况,需要家人提醒按时进餐,保持胃肠道良好的节律性。
避免过饥过饱:过饥时胃内胃酸没有食物中和,会直接刺激胃黏膜,长期可能引起胃黏膜损伤;过饱则会使胃过度扩张,削弱胃的自我保护机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可能容易出现过饥过饱的情况,需要注意合理安排进食量;对于有胃部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严格遵循规律饮食,避免过饥过饱对胃部造成不良影响。
二、生活方式方面
1.戒烟限酒
戒烟:吸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损伤胃黏膜,影响胃部正常的生理功能,增加胃癌发生的可能性。吸烟者无论年龄、性别,都应积极戒烟,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以及寻求专业戒烟帮助等方式来实现戒烟目标。对于儿童来说,二手烟同样会对其健康造成危害,家长应避免在儿童面前吸烟,为儿童创造无烟的生活环境。
限酒:过量饮酒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长期饮酒还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男性每周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1克酒精相当于10毫升啤酒、5毫升葡萄酒或30毫升白酒)。有饮酒习惯的人群,尤其是本身有胃部不适或有胃部疾病家族史的人,更要严格控制饮酒量,尽量减少酒精对胃部的刺激。
2.适度运动
保持合适运动量: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是指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排空,减少有害物质在胃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不同年龄的人群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有所不同,儿童可以选择趣味性强的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每天保证一定的活动时间;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较为柔和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对身体造成损伤。
三、疾病防控方面
1.积极治疗胃部基础疾病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联合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四联疗法。对于不同人群,如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治疗方案需要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有胃部疾病家族史的人如果感染幽门螺杆菌,更要积极治疗,因为这类人群属于胃癌高危人群,及时清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有效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治疗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迁延不愈可能逐渐发展为胃癌。对于患有胃炎、胃溃疡的患者,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胃镜等相关检查。例如,胃溃疡患者需要使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促进胃部疾病的康复。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同,儿童患胃部疾病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给孩子用药和护理;老年人患胃部疾病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饮食的调整,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
2.定期体检
胃镜检查:对于有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有胃部疾病家族史、感染幽门螺杆菌、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情况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群,每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通过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部黏膜的情况,早期发现胃部的癌前病变或早期胃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同年龄层的人群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胃镜检查的间隔时间,儿童一般较少进行胃镜检查,但如果有特殊情况,如长期反复腹痛等,也需要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胃镜检查;老年人由于胃癌发生风险相对较高,更要重视定期胃镜检查。
其他检查:除了胃镜检查外,还可以定期进行血常规、粪便潜血试验等检查。粪便潜血试验可以辅助筛查胃肠道出血情况,对于早期发现胃癌等疾病有一定帮助。不同人群的体检项目选择应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等因素综合考虑,如女性如果有胃部疾病家族史,在体检时除了常规项目外,要重点关注与胃部相关的检查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