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年痴痴呆症

来源:民福康

老年痴呆症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有遗传、环境等病因,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和精神行为症状,诊断靠临床、影像、实验室检查,治疗有药物和非药物干预,预防需健康生活方式、认知刺激、控制基础疾病及定期体检及时就医干预。

老年痴呆症医学全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某些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存在特定基因突变,如APP基因、PSEN1基因、PSEN2基因等发生突变可增加发病风险,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相对普通人群患病几率更高,研究表明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一级亲属患病风险显著升高。

环境因素

头部外伤:既往有重度头部外伤史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增加,可能是由于外伤导致大脑组织受损,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和代谢。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高热量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与老年痴呆症发病相关。例如,长期缺乏运动的老年人,身体代谢减缓,血液循环不畅,可能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输送,增加患病风险;高热量饮食容易导致肥胖,肥胖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存在关联,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等机制发挥作用。

教育程度:低教育程度人群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相对较高,因为较高的教育程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储备认知功能,相当于大脑有更多的“认知储备”,当大脑出现病理改变时,有储备的人群更能耐受,发病时间可能延迟。

临床表现

认知功能减退

记忆障碍:早期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患者常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如刚说过的话、刚做过的事,而对远期记忆影响相对较小。随着病情进展,记忆障碍逐渐加重,可出现远期记忆也受影响,例如忘记自己的个人历史等。

语言障碍:表现为找词困难,说话内容空洞、缺乏实质意义,后期可能出现命名障碍、失语等,完全不能表达自己的意图或理解他人话语。

视空间技能损害: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容易迷路,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位置,如找不到自己的房间、不会使用日常工具等。

精神行为症状

抑郁:患者可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抑郁表现,有的患者会通过哭泣等方式表达情绪。

焦虑:表现为紧张、不安、坐立不安,可能伴有心悸、手抖等躯体症状。

妄想:部分患者会出现被害妄想、被窃妄想等,坚信自己被人迫害、自己的物品被人偷窃等。

行为异常:如wandering(徘徊)、重复刻板行为等,患者无目的的在室内或室外走动,或反复做同一个动作,如反复开关抽屉等。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认知功能评估等。常用的认知功能评估量表有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MMSE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语言等方面的检查,总分30分,低于27分提示认知功能减退;MoCA在MMSE的基础上增加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抽象思维等方面的评估,更适合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可见脑萎缩,尤其是海马、颞叶萎缩等,但CT对于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相对较低。

头颅MRI:较CT更能清晰显示脑组织的细微结构,可发现海马体积缩小、内侧颞叶萎缩等早期改变,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还能检测大脑内某些代谢物的变化,辅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甲状腺功能、维生素B12、叶酸等检查,以排除其他可导致痴呆的可逆性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痴呆样表现,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并给予相应治疗后症状可改善;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也可能导致认知障碍,补充相应维生素后症状可能缓解。

治疗与干预

药物治疗:目前有一些药物可以用于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症状,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包括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等,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增加突触间隙乙酰胆碱含量,改善认知功能;美金刚是一种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可用于中重度老年痴呆症的治疗,能调节谷氨酸活性,改善患者的认知和行为症状。

非药物干预

认知训练:根据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认知训练方案,包括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思维训练等。例如记忆力训练可以通过让患者回忆特定的场景、事件等方式进行,逐渐提高其记忆能力;注意力训练可以采用让患者专注于特定声音、图像等的方法。

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康复、语言康复等。运动康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促进血液循环,对认知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如适量的散步、太极拳等运动;语言康复可以由专业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语言表达、理解等方面的训练,帮助患者提高语言能力。

生活照料: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帮助患者安排日常起居,确保其饮食营养均衡,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要做好护理工作,防止出现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家属在照料过程中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耐心,避免让患者产生被遗弃等不良情绪。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家属需要特别注意其安全,避免患者走失、发生意外事故等。在生活中要为患者创造一个相对固定、熟悉的环境,减少环境变化给患者带来的困惑。同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其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要注意喂食方法,防止呛咳。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坚果等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对大脑健康有益。例如,鱼类中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维护大脑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坚果中的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可以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有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

戒烟限酒: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大脑供血,增加老年痴呆症发病风险,所以应尽量戒烟;过量饮酒也会损害大脑神经细胞,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因此要限制饮酒量。

认知刺激:保持学习的习惯,如阅读、下棋、学习新技能等,不断刺激大脑,增加认知储备。例如,定期阅读书籍可以锻炼大脑的语言理解和思维能力;下棋可以锻炼患者的逻辑思维、注意力等。

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长期高血压可增加老年痴呆症发病风险,所以要通过合理饮食、运动、药物等方式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影响大脑功能,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降糖药物等将血糖控制稳定;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大脑供血,应通过低脂饮食、运动、降脂药物等控制血脂水平。

对于老年人来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干预非常重要。如果发现老年人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痴呆
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人。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老年痴呆出现幻觉属于哪个期?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痴呆的病人表现出幻觉的症状,应当是进入了中晚期。早期的病人主要是记忆力减退,会有丢三落四,行为异常的症状。中晚期的病人,会有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幻觉等表现,也有可能比较容易烦躁、狂躁。病情进一步的发展,有可能会表现出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等表现,应当有专人陪护,并且积极的治疗
预防老年痴呆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预防老年痴呆,建议可多吃些海产品,比如深海鱼类、藻类,它们富含DHA,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好的作用;也可多吃些坚果类豆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防止吃过于油腻和过咸的食物。
老年痴呆的三个阶段都有哪些?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痴呆分为三个阶段,轻度痴呆期中度痴呆期和重度痴呆期。轻度痴呆期主要症状是记忆力减退,对于近期时间的遗忘。中度痴呆表现为近远记忆力严重受损,结构简单的视觉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和地点定位障碍。重度痴呆期表现为病人完全依赖护理者,记忆力严重丧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甚至会表现出昏迷。
老年痴呆的学名是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痴呆的学名是阿尔兹海默症,常出目前老年人群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最高,女性比男性很容易患病。这个疾病属于不可恢复、不可逆的智力衰退,最主要的症状为记忆表现出障碍、认知及精神表现出障碍。脑血管疾病、肿瘤、外伤等都会造成老年痴呆,可以经过药物来缓解病情的恶化。
预防老年痴呆吃什么食物最佳?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预防老年痴呆的食物主要包括坚果类的食物,例如核桃、瓜子、花生等。同时需要多吃维生素以及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例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平时需要注意营养的均衡摄入。
老年痴呆症学名叫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痴呆症学名叫做阿尔茨海默病,这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等表现。但是只有65岁以下的老年人患病被称为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痴呆症可以治疗,但是按照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说,并不能彻底的治愈。如果想要治疗老年痴呆症,需要结合病因而定,例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等。疗,经过有效的治疗后,虽然患者无法彻底治愈,但是能够控制病情进展,有利于自身健康。建议你带患者去正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积极进行相关治疗。日常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进
老年痴呆嗜睡是到哪个阶段了
沈介明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老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嗜睡到了中度或重度的阶段。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分为痴呆前阶段、轻度痴呆、中度痴呆以及重度痴呆,痴呆前阶段以及轻度痴呆的患者多不会出现嗜睡的症状。疾病处于中度或重度时期时,患者认知功能已经出现严重衰退的情况,时间感和空间感可能会进一步退化,对周围的感知性也比较差,患者脑功能下降情况严重,外界对其产生的刺激较小
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的区别
王玉霞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的区别包括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等,具体如下:1、病因不同路易体痴呆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可能与α-突触核蛋白与Parkin基因突变导致神经元功能异常及细胞死亡有关。帕金森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环境、神经系统老化等多种因素导致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有关。2、症状不同路易体痴呆的核心症状包括波动性认知障碍、
老年痴呆走路困难是几期了
沈介明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老年痴呆临床上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出现走路困难一般是重度痴呆时期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确切病因尚未阐明,可能与年龄、不良生活方式、社交较少、慢性病、既往头部外伤等因素有关。按照认知损害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期。轻度痴呆表现为记忆减退、空间障碍、人格障碍等;中度痴呆表现为记忆障碍加重、社交能力减退、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减退、精神异常、人格改变等
家中有老年痴呆病人家属应该注意什么
胡勇 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家中如果有老年性痴呆的患者家属首先要注重患者的安全、还要防止老人走失。然后是要保护患者的安全,因为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会丧失,用水用电可能会发生危险。另外,还应多看着患者,防止跌倒。老年痴呆家属应多给予一些陪伴和关心,有助于患者保持病情稳定。
血管性痴呆能治好吗
黄若燕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血管性痴呆指的是发生脑血管意外之后出现痴呆,痴呆并不一定能痊愈,只能通过控制延缓痴呆进程,使得痴呆平台期保持比较长时间。目前医疗技术没有办法让痴呆逆转,所以让痴呆病人恢复正常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治疗等手段使得痴呆病人功能保持良好,认知下降也相应好转。
老年痴呆病人突然嗜睡怎么回事
李洪亮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
老年痴呆病人如果发生突然嗜睡状况,要提高警惕,首先需要重点关注患者血糖问题,比如发生低血糖;其次老年人用药过量;第三是不是发生其它脑管疾病,比如脑出血、脑梗塞;第四动脉硬化加重,甚至出现脑缺血性疾病,比如脑梗塞脑出血供血不足。
路易体痴呆诊断标准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路易体痴呆诊断标准,如下:第一、进行性的认知功能减退。以至于此种减退能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社会职业的能力,这是必要条件。第二、患者具有形象、生动等具体特征的反复发作。第三、帕金森综合症。比如典型的运动徐缓、肌张力增高、姿势异常,甚至还会出现静止性震颤。以上三种是诊断路易体痴呆的核心症状。
路易体痴呆会反复吗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路易体痴呆会反复,但可能性比较小。路易体痴呆不仅会引起明显的认知功能下降,而且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幻觉等精神症状,甚至会出现肌强直。由于路易体痴呆属于神经变性疾病,而且进展比较快,一般不可能自愈。在治疗时痴呆可能会缓解,但若是停药就会反复发作。
老年性脑改变是痴呆
孙明明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甲
老年性脑改变不一定是老年痴呆。老年性脑改变是医学影像检查,如磁共振或者头部CT的表达方式。老年性脑改变是头部萎缩的症状,可以造成大脑神经降低出现记忆力减退。所以,老年性脑改变患者应该多做有效脑部活动,日常护理以及维护保养也必不可少,良好干预治疗可以减缓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