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因包括感染(病毒、细菌)、自身(免疫系统不完善、气道解剖生理特点)、环境(空气污染、过敏原暴露);临床表现有喘息、咳嗽等,不同年龄幼儿有特点;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需与支气管哮喘等鉴别;治疗原则包括一般、对症、抗感染治疗,护理要点涉及呼吸、饮食、环境等;预防措施有增强自身抵抗力、避免接触危险因素。
一、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病因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多种病毒可引发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较为常见。研究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会导致气道炎症反应,引起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进而影响气道通畅,引发喘息症状。例如,有临床研究发现,在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中,约60%以上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关,病毒在气道内繁殖,刺激机体免疫系统,释放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这些炎性介质会进一步加重气道的炎症和痉挛,导致喘息发生。
2.细菌感染:某些细菌感染也可能参与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如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可直接侵袭气道,引发炎症反应,虽然相对病毒感染来说比例较低,但也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二)幼儿自身因素
1.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幼儿的免疫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抵抗力相对较弱。在接触病原体时,免疫反应的调控不够成熟,容易出现过度的炎症反应,从而增加了患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风险。例如,幼儿的T淋巴细胞功能相对不足,对病原体的识别和免疫调节能力不如成人,当受到病原体入侵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启动合适的免疫应答,导致炎症持续存在并引发喘息症状。
2.气道解剖生理特点:幼儿的气道相对狭窄,气道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当发生炎症时,容易出现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导致气流受限,引起喘息。而且幼儿的气道平滑肌相对较敏感,在炎症刺激下更容易发生痉挛,这也是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时喘息症状较为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如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刺激幼儿的气道黏膜,损伤气道上皮细胞,降低气道的防御功能,增加感染的易感性,进而诱发喘息性支气管炎。例如,长期处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的幼儿,患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概率明显高于生活在空气质量良好环境中的幼儿。
2.过敏原暴露:如果幼儿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会引起气道的过敏反应,导致气道炎症和痉挛,引发喘息性支气管炎。有研究显示,有过敏体质的幼儿,在接触过敏原后,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风险显著增加。比如对尘螨过敏的幼儿,在尘螨浓度较高的环境中生活,就容易反复出现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二、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特点
(一)症状表现
1.喘息:幼儿会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声明显的情况,呼吸频率加快,可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在听诊时,能听到双肺布满哮鸣音等。
2.咳嗽:多为刺激性咳嗽,初期可能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有少量痰液咳出。
3.其他症状: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可呈低热或中度发热,一般持续时间较短;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
(二)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
1.较小月龄幼儿:由于月龄小,气道更狭窄,喘息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例如,3个月以内的婴儿患喘息性支气管炎时,喘息发作往往更频繁,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要密切观察。
2.较大月龄幼儿:相对来说,机体的代偿能力稍强一些,但仍需要关注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加重迹象,如喘息持续不缓解、呼吸极度困难等,也需要及时处理。
三、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临床表现:根据幼儿出现喘息、咳嗽等典型症状,结合病史中有感染或接触过敏原等情况。
2.体格检查:听诊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粗湿啰音等。
3.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了解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情况,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纹理增粗,部分患儿有肺气肿等表现,但一般无大片实变影等典型肺炎表现,可用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二)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喘息症状更为反复发作,过敏原检测常呈阳性,气道高反应性检查有助于诊断,而喘息性支气管炎一般随着年龄增长有自愈倾向,与支气管哮喘有所不同。
2.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以内婴儿,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以喘息、三凹征、气促为主,胸部X线检查可见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与喘息性支气管炎在病因和部分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自身特点。
3.先天性喉喘鸣:多因胎儿期缺钙等原因导致喉部软骨发育不良引起,患儿出生后即有吸气性喉鸣,可伴有三凹征,但一般无咳嗽、喘息等呼吸道感染相关表现,与喘息性支气管炎可通过病史及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四、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与护理原则
(一)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让幼儿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对于有喘息症状的幼儿,要注意监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情况。
2.对症治疗:
喘息治疗: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缓解喘息症状,如沙丁胺醇等,但需注意低龄儿童使用的安全性等问题,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保持气道通畅的体位调整等。
止咳祛痰:对于咳嗽有痰的幼儿,可适当使用祛痰药物,促进痰液排出。
3.抗感染治疗:如果考虑细菌感染,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常规治疗。
(二)护理要点
1.呼吸护理:密切观察幼儿的呼吸情况,如呼吸频率、节律等。保持幼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和痰液。
2.饮食护理:给予幼儿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
3.环境护理:保持室内温度适宜(22~25℃左右)、湿度适宜(50%~60%),避免幼儿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幼儿的体温、喘息情况、精神状态等,如有病情加重迹象,如喘息持续不缓解、口唇发绀、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
五、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预防措施
(一)增强幼儿自身抵抗力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免疫力。对于人工喂养的幼儿,要选择合适的配方奶,并按时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包括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2.适当运动: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有助于骨骼发育和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或过敏原较多的时段外出。
(二)避免接触危险因素
1.减少空气污染暴露: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幼儿外出活动;家中可安装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2.避免过敏原接触:对于已知过敏原的幼儿,要尽量避免接触,如尘螨过敏的幼儿,要保持家居清洁,定期清洗床单、被罩等,使用防螨寝具;花粉过敏季节,尽量减少幼儿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
3.预防感染: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避免带幼儿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家人患有呼吸道感染时,要注意与幼儿隔离,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