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肝癌又称转移性肝癌,是指身体其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淋巴或直接侵犯等方式转移到肝脏,在肝脏内形成新的肿瘤病灶,其原发癌多来源于胃肠道、乳腺、肺等部位。

与原发于肝脏的肝癌不同,转移性肝癌的癌细胞本质与原发癌一致。比如结直肠癌转移至肝脏,肝内的肿瘤细胞仍具有结直肠癌细胞的特性,治疗也需结合原发癌类型制定方案。
这类肿瘤的形成多因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血流丰富,癌细胞易随血液循环滞留肝脏并增殖。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肝内病灶增多或增大,可能出现肝区疼痛、腹胀、乏力、黄疸等表现,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原发癌的症状,如结直肠癌患者可能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
诊断转移性肝癌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原发癌病史及肿瘤标志物检测,治疗以控制原发癌、抑制肝转移灶进展为核心,通过综合手段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