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脑瘫儿需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

1.病史
重点询问孕期(如感染、药物暴露、胎盘异常)、分娩时(如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及新生儿期(如颅内出血、黄疸)的高危因素,脑瘫患儿常存在上述一项或多项风险。
2.临床表现
观察运动发育里程碑是否延迟,如3月龄不能抬头、6月龄不能翻身、1岁不能独坐;检查肌张力是否异常(增高或降低)、姿势是否异常(如头后仰、四肢僵硬)、反射是否亢进(如握持反射持续存在);部分患儿伴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或视听觉缺陷。
3.体格检查
通过被动运动测试肌张力,如折刀样增高提示痉挛型脑瘫;观察原始反射(如拥抱反射)是否延迟消退,病理反射(如巴氏征)是否阳性。
4.辅助检查
头颅MRI可显示脑白质损伤、脑室周围软化灶等结构性异常;脑电图(EEG)用于排查癫痫共病;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认知、运动发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