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在医学上没有表明最佳中医疗法。直肠息肉需要通过中药内服辨证施治、中药灌肠局部作用、针灸艾灸调节气血等方法治疗。
1、中药内服辨证施治
根据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虚湿困等证型,湿热下注型用槐角丸加减清热利湿,气滞血瘀型选血府逐瘀汤活血散结,脾虚湿困型以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
2、中药灌肠局部作用
将黄连解毒汤、五倍子乌梅煎液等保留灌肠,使药物直接接触病灶,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操作前需排空粪便,药液温度控制在38-40℃,灌入后保持卧位30分钟以上,可抑制息肉增长并缓解炎症。
3、针灸艾灸调节气血
针刺足三里、天枢、大肠俞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配合艾灸关元、气海温补脾肾。每周治疗3次,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直径小于5毫米的息肉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虚寒型患者可选用隔姜灸,阴虚火旺者禁用。
若直肠息肉直径超过10毫米、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伴有持续出血,应及时考虑肠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