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脾胃虚弱多因饮食不当、先天不足或病后失调引发,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面色萎黄等症状。治疗需结合饮食调养、中医推拿、药物调理等方法。

1.饮食调养
以温热易消化食物为主,如小米粥、山药泥、南瓜羹,可搭配茯苓糕、芡实粥健脾。每日少量多餐,避免生冷油腻及甜食。若伴积食,可用山楂麦芽水消食导滞;气血不足者,可煮红枣莲子羹补益。需注意食材新鲜,烹饪以蒸煮为主,减少调味料使用。
2.中医推拿
捏脊疗法沿脊柱两侧由下至上提捏皮肤,每日3-5遍,配合顺时针摩腹5分钟,促进胃肠蠕动。补脾经穴位按摩(拇指桡侧缘向心推)可增强脾胃功能。推拿需由专业医师指导手法,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皮肤。
3.药物调理
比如婴儿健脾散、化积口服液、参苓白术散等,需辨证遵医嘱使用,感冒发热或急性胃肠炎期间暂停服药。
若症状持续2周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呕吐、体重下降,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避免强迫进食,保持愉快用餐环境,冬季注意腹部保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