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脑瘫方法包括病史采集、肌张力评估、反射检查、姿势与运动评估、头颅影像学检查等。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母亲孕期是否有感染、接触有害物质、早产、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等高危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与脑瘫的发生相关。
2.肌张力评估
观察患儿肌肉紧张度,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僵硬)或降低(肢体松软),不同类型脑瘫肌张力表现有所差异。
3.反射检查
包括原始反射(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是否延迟消失或持续存在,以及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等)是否阳性。
4.姿势与运动评估
观察患儿休息、活动时的异常姿势,如异常的体位、运动模式等,例如痉挛型脑瘫常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交叉等异常姿势。
5.头颅影像学检查
头颅MRI能清晰显示脑部结构,有助于发现脑发育畸形、脑损伤部位等,如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的脑损伤、脑发育不良等情况可通过MRI明确。对于怀疑合并癫痫的患儿,脑电图(EEG)可发现异常脑电活动,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癫痫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