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乙烷中毒的症状可根据中毒类型及途径呈现多样化表现,具体类型包括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

1.急性中毒
潜伏期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步态蹒跚、颜面潮红及意识模糊,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突发脑水肿,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甚至抽搐、昏迷。部分患者昏迷后短暂清醒,再度陷入昏迷并死亡。数天后可出现肝、肾损害,吸入中毒者尚可伴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如咽干、咽痛、剧烈咳嗽,甚至肺水肿。
2.亚急性中毒
潜伏期较长,数天至十余天,以中毒性脑水肿为主要表现,肝、肾损害少见。起病隐匿,病情可突然恶化,部分患者颅压增高反复出现,重度中毒者病程中可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肌阵挛或癫痫样发作,死因多为脑水肿并发脑疝。
3.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低浓度二氯乙烷可致慢性中毒,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以及肝肾损害等,如咳嗽、咳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失眠、尿频、尿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