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的发病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慢性肠道炎症等。
1.遗传因素
约20%的结直肠癌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显著增加患病风险。这类患者常因基因突变(如APC、MMR基因缺陷)导致肠道细胞异常增殖,建议直系亲属从40岁开始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必要时需预防性手术切除。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会延长致癌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红肉和加工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多环芳烃等物质可能损伤肠黏膜。建议每日摄入25克以上膳食纤维,多吃全谷物、西蓝花等十字花科蔬菜,控制红肉摄入量在每周500克以内。
3.慢性肠道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易发生基因突变。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需每1-2年接受结肠镜监测,并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等药物控制炎症。
50岁以上人群应每5-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有家族史或肠道症状者需缩短筛查间隔。出现持续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时,须及时就医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