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肝转移的治疗需结合病情分期、基因特征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主要治疗手段有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局部消融治疗、系统化疗等。
1.靶向治疗
针对驱动基因突变患者,如EGFR突变型可用奥希替尼、吉非替尼,ALK融合型适用克唑替尼。研究显示,奥希替尼可使EGFR突变患者中位生存期达38.6个月。治疗前需基因检测确认靶点,用药期间需每8周复查CT评估疗效。
2.免疫治疗
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PD-L1高表达患者,联合化疗可提升客观缓解率至47.6%。治疗中需每月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肺部CT,警惕免疫性肺炎。
3.局部消融治疗
对3个以下、直径≤3cm的肝转移灶,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可实现局部控制率82%。需确保病灶距离肝门>1cm,术后24小时复查增强CT确认消融范围。
4.系统化疗
含铂双药方案(如培美曲塞+顺铂)为基础治疗,肝转移患者需加强护肝,联合谷胱甘肽可降低转氨酶升高风险。
治疗期间需每周监测肝功能,出现黄疸或凝血异常应立即暂停化疗。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1.2g/kg),避免酒精及高脂食物。出现骨痛需排查骨转移,每3个月进行全身骨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