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与脚气的区别在定义与范畴、病原体差异、症状表现、传染性特点等方面不同。

1、定义与范畴
脚癣是皮肤癣菌感染足部皮肤引发的真菌性皮肤病,属于医学规范术语;脚气是民间俗称,既可指代脚癣,也常被泛化用于描述足部异味、多汗或非真菌性皮炎。
2、病原体差异
脚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引起,具有嗜角质特性,可侵犯表皮、毛发或指甲;脚气若指非真菌性情况,则可能由细菌分解汗液产生异味(如臭脚症),或因湿疹、接触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炎症导致,与真菌无直接关联。
3、症状表现
脚癣典型表现为足底、趾间水疱、脱屑、瘙痒,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渗液,冬季可能干裂;脚气若为细菌性臭脚症,以足部酸臭、多汗为主,瘙痒较轻;若为湿疹类,则表现为红斑、丘疹、渗出,伴剧烈瘙痒,与脚癣的边界性脱屑形成对比。
4、传染性特点
脚癣具有强传染性,可通过共用拖鞋、毛巾或直接接触传播,家庭成员间易交叉感染;脚气若为非真菌性,如臭脚症或湿疹,则无传染性,但需注意个人卫生以避免继发感染。治疗期间均需保持足部干燥,但真菌性脚癣需更严格隔离个人物品。
若足部出现水疱、脱屑伴瘙痒,或异味持续不减,需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医生会通过真菌检查明确病因,制定针对性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