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治疗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1.手术治疗
早期结肠癌以根治性切除术为主,需切除肿瘤所在肠段及周围淋巴结,并进行消化道重建。中晚期患者若条件允许,也应争取手术切除原发灶。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适合早期病例;机器人辅助手术通过三维视野精准操作,适用于复杂部位肿瘤。姑息性手术则用于缓解晚期患者肠梗阻、出血等症状。
2.化学治疗
术后辅助化疗可降低复发风险。晚期患者通过姑息化疗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化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预防骨髓抑制,并加强营养支持。
3.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患者,如RAS野生型,可使用贝伐珠单抗抑制血管生成,或西妥昔单抗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需基因检测确定适用性,常与化疗联合使用,副作用相对较小。
4.免疫治疗
适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晚期患者,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等。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腌制、烧烤类食物,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出现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心理调适同样关键,家属需给予充分陪伴与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