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由感冒引起的咳嗽可采取调整环境、保证液体摄入、拍背辅助排痰、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法治疗。

1.调整环境
感冒时宝宝呼吸道黏膜干燥,容易加重咳嗽,需将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同时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减少室内灰尘、病菌浓度,避免烟雾、香水等刺激性气味,减少对宝宝呼吸道的刺激,帮助缓解咳嗽。
2.保证液体摄入
感冒咳嗽时,充足水分能稀释呼吸道内的痰液,使其更容易排出。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增加喂奶频率,母乳能补充水分和抗体;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在两餐之间喂10-20毫升温开水;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喝米汤、蔬菜水,避免过甜、过咸食物,防止加重呼吸道不适,通过液体摄入促进痰液排出,减轻咳嗽。
3.拍背辅助排痰
宝宝咳嗽反射较弱,难以自行咳出痰液,家长可在宝宝吃奶前或吃奶后1小时,让宝宝侧卧或竖抱,头靠在家长肩上,手指并拢弯曲成空心掌,从宝宝背部下方往上、从外侧往中间轻轻拍打,力度以宝宝不哭闹为宜,每次拍5-10分钟。拍背能振动肺部,促进痰液松动并向咽喉部移动,帮助宝宝通过咳嗽排出痰液,缓解咳嗽症状。
4.遵医嘱使用药物
宝宝肝肾功能未成熟,不可自行用成人止咳药。如果咳嗽轻微,通过护理可缓解;如果咳嗽频繁影响睡眠、吃奶,或伴有痰多、喘息,需就医,可遵医嘱使用婴儿专用止咳化痰药,如氨溴索口服溶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