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急性期的护理措施有严密病情监测、呼吸道护理、肢体功能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
1.严密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每1-2小时测量一次,若出现血压骤降或骤升、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同时,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判断病情进展。
2.呼吸道护理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鼓励其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患者,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必要时遵医嘱进行吸痰或气管切开护理。
3.肢体功能护理
早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将患者肢体摆放于功能位,上肢保持肩关节外展、外旋,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下肢保持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微屈,踝关节背屈。每天进行2-3次,每次15-20分钟。
4.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吞咽功能选择合适的进食方式。能自主进食者,给予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吞咽困难者,应避免过早经口进食,可遵医嘱鼻饲营养,防止呛咳、窒息。进食时抬高床头30°-50°,进食后保持该体位30分钟,防止食物反流。
5.心理护理
患者因突然患病及肢体功能障碍,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其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案例,增强患者康复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只有将上述护理要点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为患者后续康复创造良好条件,助力其最大程度恢复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