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护理事项包括病情观察、一般护理、康复护理等。

一、病情观察
1.意识状态
密切观察脑梗塞患者意识水平的变化,如嗜睡、昏睡、昏迷等。不同意识状态反映病情的轻重程度,若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可能提示颅内病变进展,需及时报告医生。
2.生命体征
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异常可能与感染等并发症相关,脉搏、呼吸、血压的不稳定可能提示病情不稳定。
3.神经系统体征
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肢体瘫痪程度及范围的变化。肢体瘫痪程度加重可能提示梗死灶扩大,头痛、呕吐伴视乳头水肿可能有颅内压增高情况。
二、一般护理
1.体位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体位。急性期脑梗塞患者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对于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2.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营养摄入,促进患者康复。吞咽困难患者应给予鼻饲饮食,防止误吸。
3.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吸痰。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必要时进行雾化吸入。对于年老体弱、咳嗽无力的患者,吸痰操作要轻柔,防止损伤呼吸道黏膜。
三、康复护理
1.肢体康复
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康复训练,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肢体的屈伸等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2.语言康复
如有语言障碍,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包括发音训练、简单语句理解和表达训练等。根据患者语言障碍的类型和程度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脑梗塞患者常因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及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鼓励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