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儿童是否患有孤独症的方法为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量表(M-CHAT)、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问卷(CHAT)、社交互动能力观察、语言发展评估、行为表现观察。

1.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量表(M-CHAT)
适用于16-30个月儿童,通过家长填写问卷了解儿童在社交互动、语言发展、重复性行为等方面的表现,例如询问儿童是否会主动指向物品与他人分享兴趣等情况,根据回答结果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孤独症谱系障碍风险。
2.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问卷(CHAT)
针对18-24个月儿童,主要围绕社交互动、语言沟通、重复性或刻板行为等方面设置问题,如儿童是否对呼唤名字有反应、是否有模仿行为等,以此进行初步筛查。
3.社交互动能力观察
专业医生会观察儿童在不同情境下与他人的社交互动,包括是否主动与他人进行眼神接触、是否主动发起社交游戏、是否能理解他人的社交信号等。例如正常儿童会在与他人交流时自然地进行眼神对视并回应对方的互动,而孤独症儿童可能较少有这种主动的眼神交流和社交互动行为。
4.语言发展评估
评估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包括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两方面。查看儿童是否存在语言发育落后,如到相应年龄仍不能说出简单词汇、不能理解简单指令等情况。孤独症儿童常表现出语言发展迟缓、语言内容异常(如重复刻板的语言)或语言理解障碍等问题。
5.行为表现观察
留意儿童是否存在刻板重复的行为,如反复拍手、旋转物品、排列物品等固定模式的行为;是否对环境中的微小变化过度敏感或抗拒,例如特定的物品摆放位置改变就会引发强烈情绪反应等。
通过儿童发展量表等工具全面评估儿童的整体发育水平,对比儿童在社交、语言、运动等各领域的发育情况,判断是否存在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的发育偏离。例如若儿童在社交互动和语言发展方面的落后程度明显超出其整体发育水平,结合行为表现等情况,需高度怀疑孤独症谱系障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