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有一般症状(发病初期似上感,婴幼儿症状重,不同年龄表现有别)和体征(早期体征不明显,进展后可闻干、湿啰音或哮鸣音);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护理、饮食调整)、控制感染(病毒感染多自愈,流感用奥司他韦,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对症治疗(止咳祛痰、平喘);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有年龄因素(新生儿小婴儿病情变化快,幼儿学龄前儿童遵医嘱用药防不良反应)和疾病史因素(过敏史者避过敏物,先天心肺病小儿加强监护)。
一、小儿支气管炎的症状
1.一般症状
发病初期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患儿有咳嗽、流涕等表现,随后咳嗽逐渐加重并成为主要症状,开始为干咳,之后有痰。婴幼儿症状较重,常有发热,体温可在38℃-39℃甚至更高,一般持续2-3天,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症状表现有差异。新生儿和小婴儿可能仅表现为呼吸增快、口吐泡沫等,而较大儿童咳嗽相对更明显,可咳出痰液。
2.体征
早期肺部体征可能不明显,或仅有呼吸音粗糙。随着病情进展,可闻及双肺散在的干、湿啰音,啰音的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若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可闻及哮鸣音。
二、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与护理: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一般18-22℃),湿度适中(50%-60%)。让患儿多饮温开水,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饮食调整:给予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饮食,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避免呛咳。
2.控制感染
病毒感染:如为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一般可自愈,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但如果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可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细菌感染:若明确有细菌感染,如出现咳脓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情况,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
3.对症治疗
止咳祛痰: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能降低痰液粘度,促进痰液排出。对于咳嗽剧烈影响休息的患儿,可适当使用止咳药物,但要避免使用强效镇咳药,尤其是小婴儿,可选用小儿止咳糖浆等。
平喘:对于喘息明显的患儿,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吸入治疗,若病情需要,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三、特殊人群(小儿)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新生儿和小婴儿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精神状态等。因为小婴儿咳嗽反射较弱,痰液不易咳出,所以更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进行吸痰等操作,但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
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遵医嘱用药,家长要监督患儿按时服药,同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使用抗生素后可能出现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若出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
2.疾病史因素
对于有过敏史的小儿,在治疗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或物质。如果患儿既往有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史,在本次发病时要更加重视平喘治疗,且要积极寻找可能的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
有先天性心肺疾病的小儿患支气管炎时,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治疗过程中要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