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等,孩子出现斜视后要及时就医检查,包括眼科全面检查和双眼视功能评估,治疗方法有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包括矫正屈光不正、弱视治疗、正位视训练,手术要选择合适时机和方式,儿童患者需注意生活护理和心理关怀并定期复诊。
一、斜视的类型及表现
斜视主要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等类型。共同性斜视较为常见,表现为一眼注视目标时,另一眼发生偏斜,且偏斜角度在各方向基本一致;麻痹性斜视则多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等表现,患儿可能会出现头位偏斜以试图克服复视。
二、及时就医检查
1.眼科全面检查:孩子出现斜视后应尽快带其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视力检查、验光、眼位检查(如角膜映光法、三棱镜检查等)、眼球运动检查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斜视的类型、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影响视力发育等情况。例如,验光可以了解孩子是否存在屈光不正,因为屈光不正可能是导致斜视的一个因素,如高度远视可能会引起内斜视。
2.评估双眼视功能:还会评估孩子的双眼视功能,这对于判断斜视对孩子视觉发育的影响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非常重要。
三、根据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治疗
1.矫正屈光不正:如果孩子存在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或散光,应根据验光结果佩戴合适的眼镜。例如,对于伴有远视的内斜视患儿,佩戴合适的远视眼镜可以帮助矫正眼位,部分患儿的斜视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一般需要定期复查,根据孩子的屈光变化调整眼镜度数。
2.弱视治疗:若斜视患儿合并弱视,需要进行弱视治疗。弱视的治疗方法包括遮盖疗法(遮盖优势眼,强迫使用弱视眼)、视觉训练等。例如,对于单眼弱视的患儿,遮盖疗法是常用的方法,通过遮盖健康的眼睛,刺激弱视眼的发育,提高其视力。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孩子弱视眼视力的提升情况以及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情况。
3.正位视训练:可以通过一些正位视训练来帮助孩子恢复双眼的协调运动能力,改善斜视情况。这些训练包括使用专门的斜视训练仪器进行训练等,通过特定的视觉刺激来锻炼双眼的融合功能等。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选择:如果经过一定时间的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斜视程度较为严重,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评估孩子的病情等情况。一般来说,对于一些先天性或保守治疗效果差的斜视,可能需要尽早手术,但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全身情况等谨慎决定。
2.手术方式:手术的原理是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长度和附着点位置来矫正眼位。医生会根据孩子斜视的类型和程度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肌肉减弱术、肌肉加强术等。手术后需要注意眼部的护理,避免感染等情况,并且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复查,观察眼位恢复情况以及视力等的变化。
四、特殊人群(儿童)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1.生活中的护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避免过度用眼。同时,要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促进视觉发育。
2.心理关怀:斜视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导致孩子自卑等。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关怀,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况,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带孩子复诊,密切关注孩子斜视治疗过程中的进展以及心理状态的变化。



